云卧三十年,好闲复爱仙。

蓬壶虽冥绝,鸾鹤心悠然。

归来桃花岩,得憩云窗眠。

对岭人共语,饮潭猿相连。

时升翠微上,邈若罗浮巅。

两岑抱东壑,一嶂横西天。

树杂日易隐,崖倾月难圆。

芳草换野色,飞萝摇春烟。

入远构石室,选幽开上田。

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

永辞霜台客,千载方来旋。

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

云卧三十年,好闲复爱仙。蓬壶虽冥绝,鸾鹤心悠然。

归来桃花岩,得憩云窗眠。对岭人共语,饮潭猿相连。

时升翠微上,邈若罗浮巅。两岑抱东壑,一嶂横西天。

树杂日易隐,崖倾月难圆。芳草换野色,飞萝摇春烟。

入远构石室,选幽开上田。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

永辞霜台客,千载方来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白兆山桃花岩的隐居生活和感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诗的开头“云卧三十年,好闲复爱仙”描述了诗人长时间云游的生活,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于隐居生活的热爱。接着,诗的第二句“蓬壶虽冥绝,鸾鹤心悠然”,描绘了诗人在高高的山上,远离尘世喧嚣,心境宁静,如同神仙一样超然物外。

诗的第三四句:“归来桃花岩,得憩云窗眠。对岭人共语,饮潭猿相连。”描绘了诗人回到桃花岩后,在云雾缭绕的窗户下休息的场景。同时,他也可以听到山中的猿猴相互对话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诗的第五六句:“时升翠微上,邈若罗浮巅。两岑抱东壑,一嶂横西天。”描述了诗人站在高处,俯瞰着周围的美景,如同站在罗浮山的顶峰一样高远。这里的“两岑”指的是两座山峰,而“一嶂”则是一道山峦。

诗的第七至九句:“树杂日易隐,崖倾月难圆。”描绘了诗人在桃花岩中所见的自然景象,树木茂盛,使得阳光难以穿透;而峭壁则因为月光的原因显得有些模糊不清。这种景象给人一种朦胧美的感觉。

诗的第十至十二句:“芳草换野色,飞萝摇春烟。”描绘了诗人在桃花岩中的所见所感。这里的“芳草”指的是绿色的草地,而“飞萝”则是生长在岩石上的藤蔓植物。它们随风摇曳,仿佛在为春天的到来而欢呼。

最后两句是总结全文:“入远构石室,选幽开上田。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以及他对这片山林的深深眷恋。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世俗的超然和独立。

这首诗以生动的景物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的超然态度和独立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