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

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

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云凭凭兮欲吼怒,尧舜当之亦禅禹。

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或言尧幽囚,舜野死。

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帝子泣兮绿云间,随风波兮去无还。

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

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

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

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

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

云凭凭兮欲吼怒,尧舜当之亦禅禹。

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

或言尧幽囚,舜野死。

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

帝子泣兮绿云间,随风波兮去无还。

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

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

解析:
这首诗是一首古代的抒情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和担忧。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 这是第一句,诗人开篇即点出了主题——离别的痛苦。”远别离”指的是远离家乡的痛苦离别。

  2. 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 这是第二句,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海洋的广阔无边,以此来象征国家的辽阔和人民的离散之苦。”此离苦”指的是这种分离带来的痛苦。

  3. 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 这是第三句,诗人用阴郁的天空和猩猩的啼叫声来表达悲伤的气氛。”鬼啸雨”则形象地描绘了雨声如同鬼哭一般。

  4. 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 这是第四句,诗人表示尽管自己尽力劝说,但恐怕无法改变什么。”皇穹”指的是皇帝,”窃恐”表示担心。

  5. 云凭凭兮欲吼怒,尧舜当之亦禅禹。- 这是第五句,诗人用乌云翻滚的形象来比喻愤怒和不满的情绪。”禅禹”则是借用古代神话故事中尧让位给舜,舜又让位给禹的故事,来形容权力的更迭。

  6. 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 这是第六句,诗人用龙和虎的形象来比喻君臣关系的变化。”权归臣兮鼠变虎”则意味着权力被臣子掌握,就像老鼠变成老虎一样。

  7. 或言尧幽囚,舜野死。- 这是第七句,诗人引用了尧舜传说中被囚禁和野死的故事,来表达对帝王命运的担忧。

  8. 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 这是第八句,诗人用连绵不断的山峰和孤独的坟墓来象征历史的变迁和英雄的悲剧。”重瞳”是指传说中的大禹,他的眼睛有六个瞳孔,而九疑山连绵不绝,象征着历史的连续性。

  9. 帝子泣兮绿云间,随风波兮去无还。- 这是第九句,诗人以帝子在绿云中的哭泣形象,表达了对帝子的哀悼之情。”随风波兮去无还”则意味着帝子随着波涛消失在远方,再也没有回来的机会。

  10. 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 这是第十句,诗人悲痛欲绝地远望着苍梧山,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11. 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 这是第十一句,诗人用苍梧山崩塌、湘水断绝的悲壮画面,表达了对国家的担忧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竹上之泪”则是指竹子上的露水,象征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意象的抒情作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自己的忧虑和担忧。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同时,诗人也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体现了一种高尚的民族情怀和历史使命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