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逢柏台友,共谒聪公禅。
石室无人到,绳床见虎眠。
阴崖常抱雪,枯涧为生泉。
出处虽云异,同欢在法筵。
遇薛明府谒聪上人
欣逢柏台友,共谒聪公禅。
石室无人到,绳床见虎眠。
阴崖常抱雪,枯涧为生泉。
出处虽云异,同欢在法筵。
注释:
- 欣逢柏台友:意为很高兴遇到朋友。柏台,古代官署名,这里指代官员。
- 共谒聪公禅:共同拜访禅师的禅房。聪公,可能是一位禅宗的修行者。
- 石室无人到:石室内没有人来访。石室,可能是指一个隐秘的地方。
- 绳床见虎眠:用绳床睡觉时,发现有老虎躺在上面。绳床,一种简陋的睡具,用绳子编织而成。
- 阴崖常抱雪:山崖阴暗处经常覆盖着雪。阴崖,指山崖地势较为阴暗的地方。
- 枯涧为生泉:干涸的山涧可以成为泉水的来源。枯涧,山间的干枯水道,可能曾经有泉水流过,但现在干枯了。
- 出处虽云异:出处,比喻人的出身和背景。云,表示不确定的意思。
- 同欢在法筵:虽然来自不同地方,但在这里都感到快乐。法筵,佛教用语,指僧人讲道或聚会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表达了作者与朋友在禅师的禅房中相聚的喜悦之情。诗中通过描绘寺庙的幽静、禅房的简朴以及自然的美景,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境界。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佛法的信仰。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生活哲理和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