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种田滨五湖,十年遭涝尽为芜。
频年井税常不足,今年缗钱谁为输。
东邻转谷五之利,西邻贩缯日已贵。
而我守道不迁业,谁能肯敢效此事。
紫微侍郎白虎殿,出入通籍回天眷。
晨趋彩笔柏梁篇,昼出雕盘大官膳。
会应怜尔居素约,可即长年守贫贱。

【注释】

十年种:指十年的农务,即辛勤耕作。滨五湖:在太湖边。

遭涝:遭受水涝灾害。尽为芜:被淹得只剩下荒草。

井税:按户口征收的赋税。常不足:经常不够。

缗钱:古代征税的一种形式,即以钱串联成缗,用以征收货币税。谁为输:谁去缴纳?

转谷五:指转运粮食给邻县五乡。

贩缯日已贵:指贩运丝绸等商品日益涨价,获利丰厚。

紫微侍郎白虎殿:指唐玄宗时期,张九龄任紫微侍郎、中书舍人时,曾受宠于唐玄宗,并参与朝政。

柏梁篇:相传汉武帝时,柏梁殿灾,文人们作《柏梁诗》以讽谏;后泛称应制之作。

雕盘大官膳:华丽的宫宴膳食。

会应怜尔:定会可怜你。长年守贫贱:长期忍受贫穷。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友人朱中书的劝勉诗。首联写朱中书十年辛勤耕耘,却因连年水旱灾害,田地荒芜,以致颗粒无收。次联写朱中书家境贫困,不得不依靠井田纳税度日。三联写朱中书邻居靠贩运丝绸等物发家致富,而自己则过着清苦生活。四联劝慰朱中书不要羡慕别人,要坚守自己的志向和信念。最后写朱中书应感激皇帝对自己的赏识,要长期忍受贫穷。全诗语言平实,情真意切,既劝勉朋友要坚守信念,又表达了对友人处境的关切。

全诗共分八句,每句都与诗句相对应,如“十年种田滨五湖”,与“东邻转谷五之利”对应;“十年遭涝尽为芜”,与“西邻贩缯日已贵”对应;“频年井税常不足”,与“而我守道不迁业”对应;“今年缗钱谁为输”,与“可即长年守贫贱”对应;“紫微侍郎白虎殿”,与“晨趋彩笔柏梁篇”对应;“出入通籍回天眷”,与“昼出雕盘大官膳”对应;“会应怜尔居素约”,与“谁能肯敢效此事”对应。

这首诗采用对仗的形式,使诗歌结构紧凑,富有节奏感。同时,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朱中书与邻居的不同之处,使诗歌更加鲜明生动。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没有过多的修饰和雕琢,但却能深入人心,感人至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