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久闻羌笛,寥寥虚客堂。
山空响不散,溪静曲宜长。
草木生边气,城池泛夕凉。
虚然异风出,仿佛宿平阳。

【赏析】:

此诗写剡溪馆中闻笛的感受,全篇以“闻”、“听”二字统摄一切。首联“夜久闻羌笛”,写闻笛的时间与环境。起句即点出闻笛是在月夜,时间是夜晚,地点在馆中。羌笛,是古代西部少数民族的一种乐器,声音凄切,常用于表现戍边将士的思乡之苦和离别之悲。诗人之所以要闻羌笛,是因为他在异乡为客。第二联“山空响不散”“溪静曲宜长”,写闻笛时的感受。两句用“空”“静”二字描摹环境的寂静,渲染氛围,衬托心境。这两句诗既写出了闻笛声时的感觉,也写出了听者的心态,表现出一种孤寂、惆怅、愁闷、无聊的情绪。第三联写闻笛之后所生的感觉。“草木生边气”,“城池泛夕凉”,是闻笛后产生的感觉和所见的景象。“草木生边气”一句,化用了杜甫《野望》中的名句:“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意思是说,由于夜深人静,连周围的山野都似乎充满了寒意,显得格外清冷;而远处传来的羌笛声,更增加了几分秋夜的寒意。“城池泛夕凉”一句,化用了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的名句:“城郭通山水,山川入暮天。”意思说,随着夜色越来越浓,周围的城郭仿佛也被笼罩在一片清凉的夜色之中。第四联写闻笛之后所生的感觉及由此产生的联想。“虚然异风出,仿佛宿平阳。”前句写闻笛之后的感觉,即由闻笛而生出的想象;后句写闻笛之后的联想,即联想到故乡。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由于闻笛而生出了一些奇特的想象,又因这些想象而想到故乡,好像自己已经回到了故乡一样。末联写这种联想所产生的感觉和效果。“仿佛宿平阳”,就是诗人听到羌笛声后产生的种种联想的结果,也就是他听到羌笛声后所产生的种种感受和效果。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因为听到了羌笛声,所以产生了种种联想,就好像自己已经回到了故乡一样。然而,实际上自己还在这远离家乡的剡溪馆中,所以这种联想只是自己的一种心理活动而已。从这种心理活动所产生的结果来看,诗人的心情是相当愉快的;但从这种心理活动本身来看,诗人的心情又是相当忧郁的。这首诗的妙处,就在这里。

整首诗通过写闻羌笛后的联想,抒发了诗人羁旅行役在外时的孤独、寂寞、伤感、惆怅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能表达出深刻的意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