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岁多然烛,通宵莫掩扉。
客愁当暗满,春色向明归。
玉斗巡初匝,银河落渐微。
开正献岁酒,千里间庭闱。

【注释】

守岁:旧时有在除夕夜守到天亮不睡,以等待天明为岁的习俗。然烛:点燃蜡烛。

客愁:指游子或外地人的忧愁。暗满:指夜色已深,人已困倦。

玉斗巡初匝:形容时间的推移,时间像月亮的圆缺一样。银河落渐微:指夜晚逐渐向黎明过渡。

开正献岁酒:指开始举行新年的庆祝活动。千里间庭闱:表示家与朝廷的距离之远。

【译文】

在京中守岁,多用蜡烛,彻夜不睡,不要关闭门扉。

客愁当暗满,春色向明归。

玉斗巡初匝,银河落渐微。

开正献岁酒,千里间庭闱。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涂的作品。此诗描绘的是作者在京过年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守岁多然烛,通宵莫掩扉”,描绘了守岁的场景。在古代,人们常常在除夕之夜守岁,以此来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而守岁时,人们通常会点上蜡烛,以此来照亮夜晚的道路,防止盗贼的侵扰。而“通宵莫掩扉”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守岁之夜的期待和对于家人团聚的愿望。

第二句”客愁当暗满,春色向明归”,则是表达了作者对于客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客愁”可能是指作者的亲人或者朋友,他们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回家过节,只能在京城里度过这个特殊的夜晚。而“春色向明归”则暗示了春天即将到来,新的一天即将开始,也象征着作者对于未来的希望和期待。

第三句”玉斗巡初匝,银河落渐微”,是对时间的描写。这里用了“玉斗”和“银河”两个意象来比喻时间的流逝。玉斗是古代计时的一种工具,它的形状像玉制的小酒杯,因此被称为“玉斗”。“巡初匝”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就像绕着玉斗旋转一样,一圈又一圈,而“银河落渐微”则描述了天空中的星星逐渐变得稀少,暗示着夜晚的结束。

第四句”开正献岁酒,千里间庭闱”,则是表达了作者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开正献岁酒”指的是开始举行新年的庆祝活动,而“千里间庭闱”则暗示了作者身处京城之中,远离家乡。这两句诗通过对比京城的繁华与家乡的宁静,表达了作者对于家乡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歌语言朴实无华,但是却能够深入人心。它通过描绘守岁、客愁等场景,展现了作者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这首诗也是一首表达友情的佳作,它通过赞美友情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感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