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顷平田四畔沙,汉朝城垒属蕃家。
歌谣再复归唐国,道舞春风杨柳花。
仕女尚□天宝髻,水流依旧种桑麻。
雄军往往施鼙鼓,斗将徒劳猃狁夸。

敦煌□□

万顷平田四畔沙,汉朝城垒属蕃家。
歌谣再复归唐国,道舞春风杨柳花。
仕女尚□天宝髻,水流依旧种桑麻。
雄军往往施鼙鼓,斗将徒劳猃狁夸。

注释及赏析:

  • 敦煌:指的是唐代的都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位于今天的中国西北部。敦煌在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 万顷平田四畔沙:描述的是敦煌附近的广阔田野,周围环绕着沙漠。”万顷”形容田地广阔,无边无际;”平田”意味着平坦的土地,而”四畔沙”则指出了这些田野被沙丘围绕,形成了一种荒凉但美丽的画面。
  • 汉朝城垒属蕃家:这句诗反映了敦煌在古代作为汉朝的一部分,后来属于少数民族或周边国家的情况。这里的”城垒”指的是古代用于防御的军事设施,而”藩家”可能指的是唐朝时期的某个少数民族或周边国家的统治者。
  • 歌谣再复归唐国:描述了敦煌地区曾经是汉族文化的传承之地,后来的歌谣中也包含了唐朝的元素。这表明敦煌的文化融合了多元的特质,既有汉族的传统,也有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
  • 道舞春风杨柳花: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杨柳树在春风中摇曳,象征着生机和活力。”道舞”可能指的是舞蹈中的某种特定动作或风格;”杨柳花”则可能是指杨柳的花,或者是春天的象征。
  • 仕女尚□天宝髻:”□”可能是一个古文字,代表了某种古代女子的发式或发型。”天宝髻”指的是唐代的一种流行发髻,象征着当时女性的时尚和社会地位。
  • 水流依旧种桑麻:这句话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水流继续流淌,而人们仍然在这片土地上种植桑树和麻。这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 雄军往往施鼙鼓:描述了战场上的雄壮景象,军队频繁地使用鼙鼓等乐器进行战斗。”鼙鼓”是古代战争中常用的打击乐器,象征着战争的激烈和紧张气氛。
  • 斗将徒劳猃狁夸:这句话表达了对军事斗争的批评,即使有英勇的将领和士兵,但最终也无法取得胜利。这里的”猃狁”是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可能指的是匈奴或其他北方游牧民族。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敦煌地区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多民族融合、文化交融的场景。从广阔的田野到古老的城墙,再到春天的柳树和桑麻,诗人用丰富的语言和形象的画面,展示了敦煌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同时,诗歌也反映了作者对和平与繁荣的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