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舞咸列,三阶克清。
贯珠一倡,击石九成。
盈觞虽酌,灵坐无形。
永怀我祖,达其孝诚。

【赏析】:

此诗应作于唐高宗显庆三年(658)至六年(661)之间。唐高宗李治为太子时,曾以“太宗皇帝”为名,撰《升仙配曲》,歌颂唐太宗李世民及其子高宗的功德,并请乐工为之制谱,称为《升仙配歌》。此诗即其中之一,故又名《升天歌》。《周宗庙乐舞辞·咸顺》是《咸》、《雍》、《章》三首之一,与《降夷》、《广成》、《玄黓》三篇合为一套,是为“郊庙之乐”的一部分。

“郊庙”原指帝王在郊外祭祀天地、山川等众神的祭典,后亦泛指帝王祭祀天地、祖先、社稷、先祖的祭典。“郊”为祭天地之礼,“庙”为祭祖先及社稷之礼。“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有颂、赋、比、谐等类别,本诗即是一篇颂扬功德的乐章。

诗中“咸”意为都,全;“列”意为排列;“克清”即能清肃,这里指使三阶(三列舞者)舞蹈得当,动作有序,节奏分明,无紊乱现象。“贯珠”即穿珠玉,这里指的是舞蹈中的贯珠表演。贯珠一倡,即第一段贯珠表演,一倡就是一次贯珠表演,贯珠一倡也即贯珠表演一次,这里强调贯珠表演的重要性。“击石”即打击石头,这里指的是舞蹈中的击磬表演。击石九成,即敲击九遍,强调击磬表演的次数之多,强调其庄重严肃的气氛。“盈觞”即满杯酒,盈觞虽酌,强调饮酒仪式的隆重性。“灵坐无形”,意指虽然神灵已经离开,但座位上空着却仿佛神灵仍在座上一样。这里的“灵坐”是指祭祀时的座位,“无形”则是形容神灵虽已离去,但空座位依然存在。“永怀我祖”,“永”通“咏”,“永怀”即永远怀念,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最后一句则是对祖先的赞美与怀念,表达了对祖先的尊敬和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