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祖累功,福钟来裔。
持羽执干,舞文不废。

【注释】

善胜舞:唐时祭祀用舞,有十二部乐。善胜是第一部,以善神为首倡。

圣祖:指唐太宗。累功:积德。福钟来裔:福气来自祖先。

持羽执干:手持旌旗和武器。

舞文:舞动文辞。

废:停止、废止。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佚名创作的一首祭祀歌辞。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共28个字。诗中主要描写了祭祀时的舞蹈动作和表演者的动作,以及祭祀时的仪式和程序。整首诗歌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和传统文化气息。

“郊庙歌辞善胜舞”这一句是全诗的总领,它概括地描述了这首诗的主题和内容。这里的“郊庙”指的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和祖先的地方,而“善胜舞”则是其中的一种舞蹈形式,以其优美的舞姿和高超的技巧而闻名。因此,这句诗既表明了诗歌的内容是关于祭祀的,又暗示了诗歌的主题是赞美舞蹈之美。

“圣祖累功,福钟来裔。”这两句诗进一步展开了对祭祀主题的探讨。这里提到了“圣祖”,即唐太宗李世民,他是一位杰出的君主,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累功”则是指他积累了大量的功德,这些功德最终汇聚成了福气,降临到了后代子孙身上。因此,这句诗实际上是在赞美唐太宗李世民的丰功伟绩,同时也表达了对他子孙后代的美好祝愿。

“持羽执干,舞文不废。”这两句诗则具体描绘了祭祀时的舞蹈动作和表演者的表演技巧。这里的“持羽执干”指的是手持羽旗和兵器,这是祭祀时的一种仪式性动作。而“舞文”则是指舞动文辞,这可能指的是在舞蹈中加入诗词歌赋等内容,以增加舞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最后一句“舞文不废”则强调了这一点,即尽管舞蹈需要舞动文辞,但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放弃武术或武力。相反,它们应该相互结合,共同发挥出更大的艺术效果。

这首祭祀歌辞通过对祭祀主题的阐述、对舞蹈动作的描述以及对表演者技艺的赞美,展现了唐代祭祀文化的魅力和传统价值。同时,它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美好祝愿和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