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塞晓屯兵,黄沙披甲卧。
战鼓声未齐,乌鸢已相贺。
燕然山上云,半是离乡魂。
卫霍待富贵,岂能无乾坤。
紫塞晓屯兵,黄沙披甲卧。
战鼓声未齐,乌鸢已相贺。
燕然山上云,半是离乡魂。
卫霍待富贵,岂能无乾坤。
诗句注释与赏析:
- 紫塞晓屯兵:描述清晨时分,军队在紫色的边塞集结起来准备作战的情景。
- 黄沙披甲卧:描绘士兵们身着铠甲,躺在黄沙之中休息的情形,形象地展现了边塞将士的辛劳和坚韧。
- 战鼓声未齐:表达战场上尽管战鼓声响起,但士兵们并未立即行动,可能因军令或战略考虑而等待命令的情况。
- 乌鸢已相贺:通过乌鸢(即老鹰)对战斗的期待,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和人们对胜利的期盼。
- 燕然山上云:使用“燕然”作为地名,象征遥远和边境的不确定性,暗示战事的艰难以及战场的辽阔。
- 半是离乡魂:表达了许多士兵离开家乡参战,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卫霍待富贵:引用卫青和霍去病两位著名的将领,象征着他们渴望通过战争获得功名和富贵。
- 岂无乾坤:这里的“乾坤”不仅指天地,也有国家、天下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后果的担忧以及对和平的向往。
诗歌翻译:
在紫色的边塞,清晨时士兵们集结完毕,
黄色的沙地上士兵们躺下休息以养精蓄锐。
即使战鼓已经响起,士兵们还未开始作战,
可能是等待新的指令或是策略上的考量。
鸟儿已经在天空盘旋,它们似乎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欢庆,
然而这喜悦中也夹杂着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像卫青和霍去病这样的名将,他们追求的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耀,
而是国家的富强和边疆的安宁。
难道我们真的不需要这些将军们守护我们的家园吗?
诗歌背景:
《塞下曲》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组诗,共四首。这组诗主要描写了边塞的景色和将士们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深刻的反战思想。第一首直接描绘了士兵们在边塞的生活和战斗前的准备工作,通过对士兵们艰苦生活和战斗前的心理活动的描写,深刻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