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更声发,城下杵声歇。
征人烧断蓬,对泣沙中月。
耕牛朝挽甲,战马夜衔铁。
士卒浣戎衣,交河水为血。
轻裘两都客,洞房愁宿别。
何况远辞家,生死犹未决。
【译文】
城上的更鼓敲了一夜又一夜,城下的杵声也响了一夜又一夜。征人烧断了蓬草,对着月色流泪哭泣。耕牛早晨拉车时披挂着盔甲,战马夜里衔着铁片。士卒洗去身上的戎装,交河之水染成了血色。轻裘的客人来自两都,洞房内愁苦告别亲人。何况远辞家乡,生死未卜仍要出征。
【赏析】
这是写边塞生活的艰苦和征人思乡的悲愤之情。全诗以“夜”为经线贯串全篇,从“城上更声发,城下杵声歇”写到“对泣沙中月”,从“耕牛朝挽甲”写到了“战马夜衔铁”。在这样漫长的一天里,征人、战马、士卒、轻裘之人,他们的生活是如此艰难,他们的心是如此痛苦,他们的前途是如此渺茫。但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写出了他们对生活的执着和对理想的追求。诗的最后两句:“何况远辞家,生死犹未决”,更是把这种矛盾的心情写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是一首边塞诗,描写了边疆将士们在艰苦的环境中的生活和战斗。它通过对夜晚边塞生活的描述,表现了将士们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它也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种种痛苦和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