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楼李丞相,昔岁仰高文。
黄阁寻无主,青山竟未焚。
夜船乘海月,秋寺伴江云。
却恐尘埃里,浮名点污君。
【注释】
寄陆龟蒙:写给诗人朋友陆龟蒙的一封信。龙楼李丞相,指唐朝宰相李德裕。李德裕曾任淮南监军副使、剑南东川节度使等职,封爵为陇西郡开国公。昔岁仰高文,过去曾仰慕他的高文。黄阁寻无主,黄阁即翰林院,寻无主,指唐文宗时李德裕被排挤出朝后,翰林院无人掌管。青山竟未焚,山野中的青山至今未被烧尽。夜船乘海月,在海上乘船,乘着海潮的潮汐。秋寺伴江云,秋天的寺庙伴随着江上的浮云。却恐尘埃里,担心自己身在尘土中,点污君清名。浮名:指世俗之名。君:对人谦称之词。
【赏析】
《赠陆龟蒙》是一首怀古诗。这首诗写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作者任太仓参军时,是一首借古讽今的诗篇。
开头两句“龙楼李丞相,昔岁仰高文。”龙楼,指唐宣帝所筑的龙楼,位于禁苑之内,以供帝王游幸和宴游之用。李相,指李德裕,当时他任同昌公主夫,故称李丞相。“昔岁”,指唐宣宗大中元年(847),这一年李德裕罢相,外放为淮南监军副使,再任剑南东川节度使。这里诗人以龙楼李丞相自比,说明当年也曾仰慕过李德裕的文采,但事隔多年,已物是人非了。
第三句“黄阁寻无主”,“黄阁”,指翰林院,因唐代翰林学士常居阁内,多用黄纸书写其名号,故称黄阁。这一句说,自从李德裕被贬谪到崖州以后,朝廷便没有宰相了,黄阁也无人掌管。
第四句“青山竟未焚”与上二句相呼应。李德裕被贬到崖州以后,唐宣宗曾派人送去一函诏书,并派亲信宦官前去慰问,希望他能早日归来。可是到了第二年正月,李德裕就病逝于崖州,终年六十一岁。“青山竟未焚”,就是暗指这一不幸的结局。
第五句“夜船乘海月”,“夜船”,指夜行船,因为夜间航行必须依靠船上的灯火照明,所以叫“夜船”。“海月”,指海上的月亮。这一句说,夜行船乘着海上的月光继续前行。
第六句“秋寺伴江云”,“秋寺”,指寺院。这一句说,秋日里的寺院伴随着江上的浮云。
最后两句“却恐尘埃里,浮名点污君。”这两句是全诗的警句,也是诗人愤懑之情的集中表现。诗人把目光从现实投向历史,想到当年李德裕在朝廷中的地位,现在却是“尘埃里”,即污泥浊水之中了。他担心自己像那些追逐名利的人一样,在世俗的纷扰中玷污了李德裕清正廉洁的名声。
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叙事兼用赋与比,后四句议论抒情兼有赋与比,语言平易自然,含蓄蕴藉,富有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