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亭滕阁少踟蹰,三度南游一事无。
只觉流年如鸟逝,不知何处有龙屠?
云归洪井枝柯敛,水下漳江气色粗。
赖得与君同此醉,醒来愁被鬼揶揄。
【解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作。诗人在钟陵(今江西南昌)偶遇杨秀才,即兴写下此诗。首联写景;“孺亭滕阁少踟蹰”,是写初到钟陵时的所见;“三度南游一事无”,“一事”,指仕途上的得失荣辱;“三度”表明了诗人多次南下的艰辛;“流年如鸟逝”,以岁月流逝比作飞鸟掠过,形象地表达了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颔联写情:诗人感叹自己“一事无成”而归隐钟陵,却不知归隐钟陵是否真的能够摆脱官场失意的烦恼。颈联写景:从眼前的景象中,诗人感到了岁月的沧桑;“云归洪井枝柯敛”,是说洪井边的树木随着云雾散开枝叶收敛,暗示了世事变迁;“水下漳江气色粗”,是写水流的湍急和水色的浑浊,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激愤不平,暗喻了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黑暗与污浊。尾联抒情:“赖得与君同此醉,醒来愁被鬼揶揄。”是说有你作伴,我才能如此放纵地饮酒,醒来之后却担心会惹来麻烦,甚至遭到鬼魅的嘲弄。
【答案】
译文:
来到钟陵时,见杨秀才正在孺亭滕阁上徘徊,这已经是第三次南游了,可官运亨通之事还是一件也没办成。
只感觉到岁月如飞鸟一样逝去,不知道何处才有龙屠。
云归洪井边,树枝低垂着,水流入漳江,水色浑浊。
有你在我身边可以放纵地痛饮,醒来后怕招惹麻烦,甚至招来鬼魅的嘲讽。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钟陵时写的,钟陵位于赣江之滨。作者在孺亭滕阁上徘徊良久,可见此地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度南游一事无”,是说已经三次去南方游玩了,但都没有成功。这里的“事无”,并非指没有什么事情,而是说自己虽然多次南游,但都未得到什么好结果。诗人把“南游”、“一事无成”等词语连系起来,表现了他对仕途的不满和失望。
“只觉流年如鸟逝”,是说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间就过去了。这里诗人用“流年”比喻时间,用“如鸟逝”比喻时间的流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时间的无情和自己的无奈。
“不知何处有龙屠”,是说不知道哪里会有像蛟龙一样的人才出现。“龙屠”,比喻才德出众的人。诗人在这里借“龙屠”一词表达自己渴望得到赏识的心情。
“云归洪井枝柯敛,水下漳江气色粗”,这两句描写了眼前的自然景象,也暗合了自己的心情。“云归”指乌云消散,“水下”指河水退去,“气色粗”则是指河中的水色浑浊。这些景物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黑暗与污浊,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激愤不平。
“赖得与君同此醉,醒来愁被鬼揶揄”。“赖得”是庆幸的意思,“揶揄”指嘲笑或戏弄。诗人在这里表示庆幸自己有朋友相伴,可以尽情痛饮,不必担心会有什么麻烦。但醒来之后,又担心会惹来麻烦,甚至招来鬼魅的嘲讽。
这首诗在艺术风格上继承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特点,语言质朴自然,不假雕饰,情感真挚动人。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在人生道路上的困惑和苦闷,以及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