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胭脂一抹腮,盘中磊落笛中哀。
虽然未得和羹便,曾与将军止渴来。
【注释】
梅:梅花。
胭脂:指红梅。
磊落:形容梅花的枝干纵横交错,参差不齐。
哀:指梅花在风中摇曳的样子。
和羹:古代官名,主管调味。这里借指当朝宰相。
止渴:解渴。
【赏析】
此诗是咏梅的佳品。首句写梅的色泽,次句写梅的姿态,末句以“将军”自比,抒发壮志难酬之情。全诗意境深远,含蓄婉转。
诗一开头就描绘出一个生动的画面:“天赐胭脂一抹腮,盘中磊落笛中哀。”诗人首先从视觉角度入手,勾勒出一幅红梅盛开的图景。红梅如美人的胭脂一般,涂抹在脸颊上,显得格外艳丽;然而在梅花丛中,有一枝梅花傲然挺立,它的枝干纵横交错,参差不齐,犹如盘中的棋子,磊落而自然。诗人用词简练,画面却极为生动传神。这两句不仅写出了梅花的颜色和姿态,更通过“盘中磊落”这一比喻,赋予了梅花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同时,“笛中哀”,又让人联想到梅花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曳的情景,仿佛在诉说着它内心的哀愁与不甘。
诗人笔锋一转,从梅花的姿态转向了梅花的品质。“虽然未得和羹便,曾与将军止渴来。”这里的“和羹”是指古代的一种高级调味品,象征着高位和权力。诗人并没有直接赞美梅花的香气扑鼻、色泽艳丽,而是巧妙地运用“虽然未得和羹便”这一说法,暗示自己虽然没有得到高位和权力,但却有着梅花般的品质和气节。接着,他又以“曾与将军止渴来”来形容梅花的清凉解渴之效,暗喻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依然保持着清高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诗人以梅花为画,以梅花为诗,将梅花的形象和品质巧妙地融入其中,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虽身处逆境,却依然保持清高品质的决心和信念。这种表达方式既含蓄又深沉,既简洁又富有哲理,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