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大痴。
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

首联“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大痴”:佛家说,人有生老病死之苦,要跳出三界外,方能成正果。但禅宗主张见性成佛,不必出世,只要直心观照,当下即是。这两句写僧人想从窗中逃出世间纷扰,可他自视太高,又觉得出家修行,不如在人间自在快活,所以想出家也无济于事。“肯”是愿意的意思。“不肯”就是不愿意。“空门”指佛教寺院,这里指佛门。诗人以僧人的口吻来写,表现了他对佛理的领悟和对出家生活的厌倦、逃避现实。

颔联“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僧人想要跳出尘寰,却不知道如何跳出。“故纸”即旧书,这里指经书,僧人想通过阅读经书获得解脱,却始终得不到解脱,只能一直困在书中了,可见他是多么地愚痴。

尾联“何日出头时?”:僧人想得到解脱,却又找不到出路,所以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表达了一种无奈之情。

【答案】

(1)

译文:

佛家说,人有生老病死之苦,要跳出三界外,方能成正果。但禅宗主张见性成佛,不必出世,只要直心观照,当下即是。这两句写僧人想从窗中逃出世间纷扰,可他自视太高,又觉得出家修行,不如在人间自在快活,所以想出家也无济于事。“肯”是愿意的意思。“不肯”就是不愿意。“空门”指佛教寺院,这里指佛门。诗人以僧人的口吻来写,表现了他对佛理的领悟和对出家生活的厌倦、逃避现实。

(2)

译文:

一百年来钻研那些陈旧的书卷,什么时候才能找到出头之日?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僧人出家修行的诗。前两句写僧人出家后依然不能脱离红尘的苦恼,表明了禅宗的见性成佛之说并不成立。后两句写僧人读书研究,终无所得,表现了僧人出家后仍然沉湎于红尘的生活状态。这首诗用反诘的语气,尖锐地揭露了禅宗的见性成佛论的实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