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道无可修,问法法无可问。
违人不了色空,智者本无违顺。
八万四千法门,至理不离方寸。
不要广学多闻,不要辩才聪隽。
识取自家城郭,莫谩游他州郡。
烦恼即是菩提,净华生于泥粪。
若有人求问答,谁能共他讲论。
不知月之大小,不知岁之馀闰。
寅期用粥充饥,斋时更飧一顿。
今日任运腾腾,明日腾腾任运。
心中了了总知,且作佯痴缚钝。
这首诗是一首禅宗诗,它主要表达了禅宗修行者的生活态度和修行方法。以下是对每句的翻译:
修道道无可修,问法法无可问。
注释:修行的道路上没有固定的路径可以遵循,对于佛法的理解也没有固定的标准可以参照。违人不了色空,智者本无违顺。
注释:违背常人的观念(色空)是不可能的,因为智者本来就是不受任何外在事物的影响。八万四千法门,至理不离方寸。
注释:有八万四千种不同的修行方法,但最终的道理并不离开我们内心的一点一毫。不要广学多闻,不要辩才聪隽。
注释:没有必要广泛地学习知识和听闻各种信息,也没有必要拥有出色的辩论才能。识取自家城郭,莫谩游他州郡。
注释:识别并固守自己的内心城池,不要去虚度光阴漫游于其他的州郡。烦恼即是菩提,净华生于泥粪。
注释:烦恼(痛苦)实际上是通向觉悟的道路(菩提),就像纯净的花朵来源于肮脏的泥土一样。若有人求问答,谁能共他讲论。
注释:如果有人寻求答案和讨论问题,谁会愿意与他分享这些知识和见解。不知月之大小,不知岁之馀闰。
注释:对于月亮的大小和年岁的余数(闰年)感到困惑,因为这些都不是我们可以掌握的东西。寅期用粥充饥,斋时更飧一顿。
注释:在农历的寅日(早晨),用稀粥充饥;在斋戒的日子,再吃一顿饭。今日任运腾腾,明日腾腾任运。
注释:今天顺其自然,明天顺其自然,不必强求或刻意改变。心中了了总知,且作佯痴缚钝。
注释:心中已经明白了所有的事理,所以不妨假装糊涂,不去追求那些束缚智慧的事物。
赏析:这首诗通过禅宗的语言风格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在觉悟的生活态度。它鼓励人们放弃对外界事物的执着,专注于内心的修养和领悟。禅宗强调的是内心的觉醒和平静,而不是外在的功名利禄。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象征,如“烦恼即是菩提”、“不识月之大小”等,来表达这种超越尘世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