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开江色上,孤赏去应迟。
绿水迎吴榜,秋风入楚词。
猿清独宿处,木落远行时。
见说东阳守,登楼为尔期。
【注释】
①李秀才:指李德裕,字文饶,唐武宗时宰相。婺州:今属浙江;招:召。
②孤赏:独来赏景。上:上升。
③吴榜:吴地的榜书。
④楚词:指宋玉《九辩》等辞赋作品。秋风入楚辞:指秋风吹动楚辞之声。
⑤猿清:猿声清越。猿,猿猴。
⑥木落:树叶凋落。
⑦东阳守:东阳郡守,指李德裕。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李秀才赴任婺州时作送行诗,诗中既赞颂李秀才才华出众,又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远行的关切之情。
“山开江色上,孤赏去应迟。”首联两句写李秀才赴任婺州的途中景色。诗人想象李秀才乘着小舟顺流而下,一路观赏两岸风光,欣赏到秀丽的山川、美丽的江水,心情十分高兴,因此走得很慢。
“绿水迎吴榜,秋风入楚词。”颔联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景色与李秀才的心情。绿水,清澈的流水;碧波荡漾的水面映照着岸边的树木和飘拂的芦苇。吴榜:吴地的榜书;即地名,泛指吴地;楚辞:《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屈原创作的一组抒情小赋的总称。这两句是说,清澈的绿水迎接着李秀才的吴榜,秋风也吹进他的楚辞之中。
“猿清独宿处,木落远行时。”颈联两句写到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猿猴在深林里鸣叫,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好像在给李秀才送行似的。树叶凋零,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象,李秀才正走在前往远方的路上。
“见说东阳守,登楼为尔期。”尾联两句写到了李秀才到达任所后的情景。据说,东阳郡守会登上高楼为他饯行,并约定他早日归来。
【创作背景】
公元847年秋天,李德裕被贬谪到浙西,次年春末夏初便由润州(今江苏镇江)渡江至苏州(今属江苏)。当时苏州已改称常州,常州的长官是东阳(今属浙江)人张仲方。张仲方因有政绩而升迁至州刺史,所以李德裕对他非常敬重和友好。李德裕于当年秋天从润州渡江至常州时,张仲方特地登高楼为他饯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