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贤贵贞隐,常惧迹不灭。
遂与永公期,遗身坐林樾。
华轩何辚辚,为我到幽绝。
心境寒草花,空门青山月。
潘生独不见,清景屡盈缺。
林下常寂寥,人间自离别。
何时解轻佩,来税丘中辙。
酬李司直纵诸公冬日游妙喜寺题照昱二上人房寄长城潘丞述
达贤贵贞隐,常惧迹不灭。
达贤:通达贤德之人。 贵贞:指德行高贵而贞洁的人。
遂与永公期,遗身坐林樾。
遂:于是。 永公:指僧人僧永,字子长,唐代高僧。
遗身:抛弃世俗的名利。坐:停留。 林樾(yuè):树荫,比喻隐居之所。
华轩何辚辚,为我到幽绝。
华轩:华丽的车子,这里指代李司直的车马。
辚辚:车马行进时的声音。
为:因为,因为要。
我:指诗人自己。
到幽绝:来到幽静绝远的地方。
心境寒草花,空门青山月。
心境:心境如冰雪般清冷。
寒草花:形容草木萧瑟,景色凄凉。
空门:佛教寺庙,这里指禅房。
青山月:青翠的山峦上明亮的月亮。
潘生独不见,清景屡盈缺。
潘生:指潘岳(247-300),字安仁,东汉文学家。
独不见:独自看不到。
清景:美好的景色或景象。
屡盈缺:多次出现又多次消失。
林下常寂寥,人间自离别。
林下:指树林之下。
常寂寥:常常感到寂静空旷。
自离别:各自分离。
何时解轻佩,来税丘中辙?
轻佩:轻便的玉佩,这里用来形容诗人自己的行装。
税:征收,征税。
丘中辙:小路上的痕迹。
赏析:
此诗为酬答之作,应是作者在李司直等人游览妙喜寺后有感而作。诗中描绘了妙喜寺的幽静美景,以及与潘丞、长城等人分别的惆怅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和人生离别的感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