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离烦恼三千界,不在禅门八万条。
心火自生还自灭,云师无路与君销。

【注释】和乐天赠云寂僧:与白居易《赠法明寺主》诗中的“云寂”为同一物。

【赏析】此是一首赠答之作,诗人以禅理喻佛学,对佛家思想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首句“欲离烦恼三千界”,是说要想摆脱烦恼(世俗生活),必须离开尘世的纷扰,进入佛教所说的三界之中。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大乘起信论》卷下:“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包括人类居住的世界,色界指有情世界,无色界指无有情世界,是佛教所讲的宇宙空间。

次句“不在禅门八万条”,是说人要出离烦恼,就要在佛教禅宗的教义上下功夫。禅宗有“顿悟”与“渐修”二法。所谓“顿悟”,就是直截了当地从本心本性中体悟真理;所谓“渐修”,就是经过长期修炼才能领悟佛性。但不论哪种方法,都必须在禅门中求教,因此说“不在禅门八万条”。

第三句“心火自生还自灭”,是说人要出离烦恼,就要认识自己内心所生的种种欲望(心火),并加以消除,使之归于平静。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具佛性,但由于烦恼障蔽,所以不能觉悟,而成为凡夫俗子。要想觉悟,就要除去内心的烦恼。

第四句“云师无路与君销”,是说既然内心的欲望(心火)已经产生,又没有消释的办法,那就只有听之任之,由它自然消失罢了。这里借用道家术语来比喻,谓人当顺其自然,不必人为地干预。

这首诗的译文是这样的:你准备离开世俗生活的纷扰,去寻求解脱烦恼的道路吧,不要停留在禅宗八万余条教义上!你的内心已生出了种种欲望(心火),但它们总会自行熄灭的!既然你已无路可走,那就让它们任其自然去吧,不要人为地去干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