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倒世人心,纷纷乏公是。
真赏画不成,画赏真相似。
丹青各所尚,工拙何足恃。
求此妄中精,嗟哉子华子。

杨子华画三首

颠倒世人心,纷纷乏公是。

真赏画不成,画赏真相似。

丹青各所尚,工拙何足恃。

求此妄中精,嗟哉子华子。

译文:

颠倒世间的世俗观念,纷繁复杂却缺乏真正的理解。

真正欣赏画作的人难以找到,而只是一味追求画作的人却是众多。

虽然丹青各有所长,但是工匠的技艺高低并不重要。

追求这些表面的东西,实在是徒劳无功。

只有那些真正懂得艺术的人才会明白这个道理,感叹杨子华真是个有智慧的人。

注释:

  1. 颠倒世人心:指世人对于艺术的理解与感受往往偏离了本质,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2. 纷纷乏公是:指在众多人中缺乏真正的理解与鉴赏力。
  3. 真赏画不成:真正的欣赏者难以找到,因为他们过于追求形式或技巧。
  4. 画赏真相似:只是对画作的技巧和外表进行欣赏,忽视了作品的内涵与意义。
  5. 丹青(dān qīng):古代指绘画所用的颜料和工具,这里泛指绘画作品。
  6. 工拙:指工匠的技艺高超或低劣。
  7. 妄中精:指追求表面的、虚假的东西,忽略了事物的本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世人对于艺术的理解与感受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他认为,真正的欣赏者应当具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和敏锐的艺术感知能力,能够真正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与意义。而那些只是追求形式或技巧的人,则往往缺乏真正的艺术感悟力。因此,他在诗中强调了真正的艺术家必须具备的素质,即对艺术的深入理解和独到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