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师及此言,使我尽前事。
僧云彼何亲,言下涕不已。
我云知我深,不幸先我死。
僧云裴相君,如君恩有几。
我云滔滔众,好直者皆是。
唯我与白生,感遇同所以。
官学不同时,生小异乡里。
拔我尘土中,使我名字美。
美名何足多,深分从此始。
吹嘘莫我先,顽陋不我鄙。
往往裴相门,终年不曾履。
相门多众流,多誉亦多毁。
如闻风过尘,不动井中水。
前时予掾荆,公在期复起。
自从裴公无,吾道甘已矣。
白生道亦孤,谗谤销骨髓。
司马九江城,无人一言理。
为师陈苦言,挥涕满十指。
未死终报恩,师听此男子。
【译文】
我梦见师父,梦到他对我说:
遣师及此言,使我尽前事。
僧云彼何亲,言下涕不已。
我云知我深,不幸先我死。
僧云裴相君,如君恩有几。
我云滔滔众,好直者皆是。
唯我与白生,感遇同所以。
官学不同时,生小异乡里。
拔我尘土中,使我名字美。
美名何足多,深分从此始。
吹嘘莫我先,顽陋不我鄙。
往往裴相门,终年不曾履。
相门多众流,多誉亦多毁。
如闻风过尘,不动井中水。
前时予掾荆,公在期复起。
自从裴公无,吾道甘已矣。
白生道亦孤,谗谤销骨髓。
司马九江城,无人一言理。
为师陈苦言,挥涕满十指。
未死终报恩,师听此男子。
【注释】
(1)遣师:即遗师,和尚的尊称;言:说,说给我听。
(2)我前事:我过去的事。
(3)僧:僧人。亲:亲爱。
(4)涕不已:哭个不停。
(5)我:指作者自己。
(6)裴相:指唐代宰相裴度。君:你。恩:对人的好处或恩惠。几:少。
(7)滔滔:众多。众:众人。
(8)我:指作者自己。
(9)惟:独。
(10)白生:指作者的儿子。感遇:遭遇,际遇;所以:因此,用来说明原因。
(11)掾:古代官名,掌管文书的官吏。
(12)相门:宰相之家。
(13)终年:整年。
(14)埋没:埋没,没有显露出来。
(15)美名:美好的名声。
(16)深分:深厚的交情或感情。
(17)吹嘘:吹气嘘出,比喻阿谀逢迎。莫:莫若,不如。先:超过。
(18)顽陋:粗疏浅薄。鄙:看不起。
(19)风过尘:风吹过后的尘土,比喻名誉。
(20)报恩:报答恩情。
【赏析】
《感梦》是诗人梦中和禅师的对话。诗人在梦中遇见了一位高僧,这位高僧告诉他:“遗师及此言,使我尽前事。” 意思是说,我的这些话,都是从前说的,现在要告诉你。“僧云彼何亲”以下,则是诗人和高僧的对话。诗人向僧人诉说自己的遭遇,并表达了他对世事的看法和态度。
诗的前六句,是诗人在梦中见到高僧后,与高僧的对话。高僧告诉诗人:“遗师及此言,使我尽前事。” 这几句话,使诗人感到十分惊讶,原来高僧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许多事情,而且知道得这么详细。“僧云彼何亲”以下,就是诗人与高僧的对话。诗人向高僧诉说了自己的遭遇,并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同时也向高僧请教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问题。
诗的后六句,是诗人在梦中听到高僧的话之后,对自己未来命运的推测。诗人向高僧请教自己将来的命运,高僧回答说:“我道甘已矣。” 意思是说,我对于自己的前途已经没有什么可说了。“白生道亦孤”以下,是诗人对自己儿子的安慰和鼓励。诗人对儿子说:“司马九江城,无人一言理。”意思是说,司马光生活在一个没有言论自由的环境中,没有人可以为他说话,只有你自己能够坚持真理、维护正义。最后两句诗,是诗人对高僧的回答:“为师陈苦言”,意思是说我向你陈述了很多苦衷和困难,希望你不要嫌弃我的言辞过于粗鲁和直率。
这首诗是一首很有价值的散文诗,它的语言简洁流畅,情节跌宕起伏,富有戏剧性。诗人运用对话的方式,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幅人物形象,通过这些形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生观。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前后呼应,一气呵成,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