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酒有酒鸡初鸣,夜长睡足神虑清。悄然危坐心不平,浩思一气初彭亨。
澒洞浩汗真无名,胡不终浑成。胡为沈浊以升清,矗然分画高下程。
天蒸地郁群动萌,毛鳞裸介如鬇鬡。呜呼万物纷已生,我可奈何兮杯一倾。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语言的鉴赏与评价。

【注释】

①有酒:有美酒,指酒宴已备。

②鸡初鸣:天刚破晓。

③夜长睡足:夜深了,睡够了。神虑清:神志清明,心境宁静。

④悄:安静的样子。危坐:端坐。心不平:心中不平和。

⑤彭亨:盛大,盛多。气:这里指气势。

⑥澒洞:浩渺广大。

⑦浑成:自然形成,不加修饰。

⑧胡为沈浊以升清:为何将污浊之物从低下之处提升上来。

⑨矗然:高峻的样子。分画:区分、划分。

⑩天蒸地郁:天地间弥漫着热气。群动萌:万物开始生长。毛鳞裸介:指各种动物的皮毛、鳞片和甲壳。如鬇鬡;像愤怒的样子。

⑪杯一倾:斟满酒杯。

【译文】

酒宴摆好后,我独自饮酒畅饮,酒香醇厚,酒意正浓,鸡声报晓时,夜已深,酒兴也正好。我静静地坐着,心里感到十分平静。然而我心中却有一股豪壮的气势,它像一条江河一样奔腾澎湃,浩浩荡荡。我多么想将这种气势化为一种自然和谐的境界啊!可是这世界却总是把浑浊的东西提升上去,使得天地之间充满了污浊之气。那些高耸入云的山峰,巍峨壮观的建筑,以及那些高高在上的神仙,都是人为造成的,它们都显得那么高大、那么高傲、那么不近人情。我感到十分愤懑不平,于是便大声呼喊起来:“为什么要将污浊之物从地下提升到天空呢?”接着我又高声喊道:“为什么要让这些高大的山峰耸立在人们的头顶呢?”接着又大声问道:“为什么让那些高高在上的仙人们占据我们的天空呢?”我越说声音越高,越说越激动,最后竟然情不自禁地大声呼喊起来:“呜呼!我可怎么办呢?只能借酒浇愁!”

【赏析】

这是一首饮酒咏怀诗。全诗写酒兴之浓,情志之高远,气势之雄放,意境之阔大。诗人在酒酣兴发之时,面对大自然的美景,感慨万分,不禁发出“我可怎么办呢”的叹息声,表现出诗人欲乘风破浪去追求理想的雄心壮志。

开头四句写酒后的情怀。酒席已备,鸡声三唱,夜已深沉,诗人在醺醺微醉中独酌,兴致勃发,神志清明,心境宁静。他悠然自得地端坐于座上,心情舒畅。

五至八句写独酌时的豪情。正当诗人沉醉于美酒之中,豪情满怀之际,忽闻鸡声报晓,时已三更,诗人这才发觉夜已深沉,酒已喝得太多,不禁感到有些不安。他心中不免产生不平之感,于是便起身端坐在座上,慷慨激昂地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我何故要沉沦在污秽之中而努力向上,去追求那虚无缥缈的境界呢?”

九至十一句写独酌中的苦闷。诗人虽然摆脱了尘世的羁绊,但仍然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于是他便愤然起问:“为何将污浊之物从中流提向高空呢?”“为何要把高山耸立在人间呢?”“为何要把仙人居住在天上呢?”这一连串的诘问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

十二句写独酌后的无奈之情。诗人在愤慨之余,不由得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我该如何是好呢?”这一句表达了诗人无法排遣的苦闷和无法解决的矛盾,使读者为之动容、为之惋惜。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抒情诗。它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挫折和痛苦,表达了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它也反映了封建士大夫阶层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苦闷、彷徨和无可奈何的情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