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酒有酒东方明,一杯既进吞元精。尚思天地之始名,一元既二分浊清。
地居方直天体明,胡不八荒圢圢如砥平。胡山高屹崒海泓澄,胡不日车杲杲昼夜行。
胡为月轮灭缺星𥋝盯,呜呼不得真宰情,我可奈何兮杯再倾。
【注释】
有酒十章:指饮酒时吟诵的诗。十章,指共十首。
东方明: 《淮南子》卷四十二:“东方曰明。”《文选·枚乘<七发>》李善注引作“东极”。
一杯既进吞元精: 饮下一杯就吸收了天地间清纯的元气。
尚思: 还想念。
天地之始名: 天地生成之初的名字。
一元既二分浊清: 宇宙由阴阳两种基本元素组成,阴气代表浊,阳气代表清。
地居方直天体明: 大地方正而天空晴朗。
胡不八荒圢圢如砥平: 难道天地之间没有广阔无边吗?
胡山高屹崒海泓澄: 那高山耸立,水波浩荡。
胡为月轮灭缺星𥋝盯,呜呼不得真宰情: 月亮圆缺变化,星辰运行不息,这难道不是天地自然的规律吗?
我可奈何兮杯再倾: 我无可奈何,只能再斟满酒杯。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饮酒时吟诵的诗。前八句写天地万物皆受阴阳两气所化,而诗人却要追求虚无之道,于是借酒解忧。后八句写对天地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感慨。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和黑暗势力的蔑视,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这首诗通过诗人饮酒时的所思所感来反映他的思想感情。诗人以天地间的万物都受阴阳两气所化,而自己却要追求虚无之道来开篇,表明自己的志向。诗人饮酒时所思考的主要是宇宙的生成、变化和万物的运动规律,以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等重大问题,这些都表现在他的诗句中。
诗人饮酒时首先想到了“有酒有酒东方明”,这里所说的“东方明”是指天地初生之时的状态。诗人认为只有饮下这一杯酒,才能吸收到天地间清纯的元气,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接着诗人又想到了天地间的万物都受到阴阳两气的制约,其中阴气代表浊,阳气温。诗人认为宇宙是由阴阳两种基本元素组成的,它们相互制约着彼此的变化。因此,天地间的万物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这就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诗人通过对这一规律的阐述,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诗人在饮酒时还想到了天地之间广阔的空间。他认为大地方正而天空晴朗,那高山耸立、水波浩荡的景象都是大自然的美好景色。诗人通过对这些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然而诗人又想到了日月星辰等天体的变化规律,认为月亮圆缺变化、星辰运行不息这些都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结果。这种规律虽然无法改变,但却是无法逃避的。诗人通过对这一规律的思考,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人又想到了人生的短暂和有限,以及人世间的种种烦恼和痛苦。他认为人生就像一场梦一样虚幻不实,只有通过追求虚无才能达到精神上真正的自由和解脱。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诗人通过喝酒这一事件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得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丰富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