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老僧披破衲,七十八年三十腊。
灵武朝天辽海征,宇宙曾行三四匝。
初因怏怏薙却头,便绕嵩山寂师塔。
淮西未返半年前,已见淮西阵云合。

志坚师

元稹创作七言古诗赏析

  1. 诗词原文
    嵩山老僧披破衲,七十八年三十腊。
    灵武朝天辽海征,宇宙曾行三四匝。
    初因怏怏薙却头,便绕嵩山寂师塔。
    淮西未返半年前,已见淮西阵云合。

  2. 诗词译文
    嵩山的和尚穿着破旧的衣服,已经七十多岁了,他度过了三十年的生日。
    在灵武朝天的时候,他在辽海进行了征伐,他的足迹曾走过三四个地球。
    因为心中的不满,他曾经放弃过生活,但最终还是回到了嵩山的寂师塔下。
    淮西尚未返回半年前,就已经看到淮西的战云聚集。

  3. 注释解释

  • 嵩山:位于中国河南省西部,为五岳之一。
  • 老僧:此处指一位年迈的僧人,披着破旧的衣物。
  • 七十八年:诗人计算从出生到现年的总岁月。
  • 三十腊:古代对老年人的一种称呼,表示他们年龄较大。
  • 灵武:唐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北部。
  • 辽海:指的是今天的辽宁省和吉林省一带,古代称其为中国的北方边境。
  • 三匝:古代一种车轮行驶的次数,常用来比喻行程或路程。
  • 怏怏:形容心情不悦、郁闷的样子。
  • 剃却头:放弃或者离开的意思,在这里可能暗示了僧人放弃了世俗的烦恼。
  • 寂师塔:僧人修行的地方,寂静而庄严。
  • 淮西:今江苏省和安徽省一带,历史上有多次战争发生。
  • 阵云:战场上浓密的云雾,预示着战争即将来临。
  1. 诗歌鉴赏
    《志坚师》是唐代著名诗人元稹的作品。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河南洛阳人,唐朝官员、文学家。他的诗作以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著称,被誉为“元白”。这首名为《志坚师》的诗,描绘了一位老僧的人生经历和内心世界。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内涵,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历史的反思。全诗语言朴实、寓意深刻,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人生哲学。

  2. 创作背景
    元稹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其作品深受后世推崇。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同样值得深入探讨。据史料记载,元稹曾在灵武朝天期间,前往辽海进行征战。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历了许多坎坷和磨难。然而,正是这些经历让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生的真谛。在这首诗中,元稹以嵩山老僧为主角,通过对其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历史的思考。这种创作方式不仅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元稹的思想,也让人们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和赏析,我们不难发现元稹在艺术表达上的独到之处。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将一个普通人的生活经历转化为一首充满哲理的佳作。这不仅体现了他高超的艺术造诣,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