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主事祁连,良人在高阙。
空台寂已暮,愁坐变容发。
泛艳春幌风,裴回秋户月。
可怜军书断,空使流芳歇。

临高台

汉主事祁连,良人在高阙。

空台寂已暮,愁坐变容发。

泛艳春幌风,裴回秋户月。

可怜军书断,空使流芳歇。

注释:

  1. 汉主事祁连:汉武帝时,匈奴单于请求和亲,武帝派李夫人的哥哥李延年去匈奴作人质,并让李延年为李夫人写《佳人篇》以慰劳之。
  2. 良人:妻子的美称。
  3. 高阙:高高的城墙。这里指边疆。
  4. 空台:无人问津的荒凉的台子。
  5. 泛艳:泛指艳丽之物。春幌,春日里窗帘上绣有彩色花纹;春幌风,指窗帘上的春色。
  6. 裴回:徘徊不前,形容月光照耀下的景象。
  7. 秋户:秋天的门户,这里代指边关。
  8. 军书断:战争的消息断绝。
  9. 流芳歇:美好的事物消失或不再被人称赞。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首句“汉主事祁连”指的是汉武帝时,匈奴单于请求和亲,武帝派李夫人的哥哥李延年去匈奴作人质,并让李延年为李夫人写《佳人篇》以慰劳之。这里的“汉主事祁连”暗含了对历史上的一段往事的回忆,也表达了诗人对那段历史的感慨。第二句“良人”是指妻子的美称,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的妻子。第三句“空台寂已暮”,描绘了一个荒凉、无人问津的台子,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之情。第四句“愁坐变容发”,描述了诗人因为思念家乡而憔悴不堪的样子。第五句“泛艳春幌风,裴回秋户月”则通过描绘窗帘上的春色和秋风中的月光来表现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第六句“可怜军书断”,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无奈和悲哀。最后一句“空使流芳歇”则暗示了诗人希望战争早日结束,使得美好的事物得以延续的愿望。整首诗以历史为背景,通过对人物、景物的刻画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对战争、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