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仗连宵合,琼楼拂曙通。
年光三月里,宫殿百花中。
不数秦王日,谁将洛水同。
酒筵嫌落絮,舞袖怯春风。
天保无为德,人欢不战功。
仍临九衢宴,更达四门聪。
诗句输出:彩仗连宵合,琼楼拂曙通。年光三月里,宫殿百花中。不数秦王日,谁将洛水同。酒筵嫌落絮,舞袖怯春风。天保无为德,人欢不战功。仍临九衢宴,更达四门聪。
译文输出:彩旗飞舞,灯火辉煌直至深夜,华丽的宫殿在晨曦中显得格外明亮。在这美好的时光里,宫殿中盛开着无数芬芳的花朵,犹如百花齐放。与历史上秦始皇的盛世相比,我们无需数其繁华,谁又能比拟今日的盛景呢?宴会上,人们欢声笑语,尽情享受这难得的欢乐时光。然而,春风似乎有些寒冷,使得人们的舞袖感到了些许寒意。在这样的美好时光里,皇帝以无为的德行赢得了人们的敬仰,而人们也因和平的生活而喜悦,无需经历战争。最后,我们又回到了皇宫之中,参加了盛大的宴会。
注释输出:1. 彩仗:指彩旗和仪仗队伍,用于装饰和引导仪式。2. 琼楼:用美玉制成的楼宇或建筑,象征富贵和尊贵。3. 年光:这里指时间的流逝,春天的光景。4. 秦王:秦始皇,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统一者和改革者。5. 洛水:指的是洛阳附近的河流,常被用来代表中国的地理和文化。6. 落絮:指飘散的柳絮,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色或天气。7. 舞袖:指舞蹈时袖子的动作,这里比喻人们的情绪和状态。8. 天保:这里可能是指古代的一种政治理念或治国方法,强调无为而治。9. 无为:指不过问具体事务,让事物自然发展。10. 战功:通常指的是通过战争取得的功勋或者成就。11. 九衢:古代街道的名称,泛指城市中的大街小巷。12. 四门:通常指的是城市的四个主要入口处,即南门、西门、北门和东门。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唐代宫廷的奢华场景和节日庆典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时代的理想追求。诗人通过对宴会的描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性的词汇和意象,如彩仗、琼楼、落絮等,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美好的时代。同时,诗中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和个人修养的思考,体现了他对于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的追求。整体而言,《三月三日勤政楼侍宴应制》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深意的作品,它不仅是对唐代社会风貌的赞美,也是对和平时代理想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