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百戏皆可学,寻橦不比诸馀乐。
重梳短髻下金钿,红帽青巾各一边。
身轻足捷胜男子,绕竿四面争先缘。
习多依附攲竿滑,上下蹁跹皆着袜。
翻身垂颈欲落地,却住把腰初似歇。
大竿百夫擎不起,袅袅半在青云里。
纤腰女儿不动容,戴行直舞一曲终。
回头但觉人眼见,矜难恐畏天无风。
险中更险何曾失,山鼠悬头猿挂膝。
小垂一手当舞盘,斜惨双蛾看落日。
斯须改变曲解新,贵欲欢他平地人。
散时满面生颜色,行步依前无气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时,注意要结合诗句中的意象进行理解,同时要注意把握诗歌的写作手法。
“寻橦歌”是题目,写人世间的各种娱乐都可以学习,唯独寻橦乐不可学。寻橦,即寻橦杂戏,是一种以表演者头顶悬垂重物,手执长竿,在高空旋转、翻腾的技艺。诗人通过这一比喻,写出了其他杂技如杂剧、散乐、说唱、傀儡等皆为人所习,独寻橦乐不学的道理。“不比诸馀乐”,意思是它不同于其它杂技乐种,它需要表演者头顶悬垂重物,手执长竿,在高空旋转、翻腾。这与其他杂技乐种有很大的不同,故用“不比”二字来加以区别。
颔联两句,描写的是寻橦艺人的形象。前句写其服饰,后句写其动作。上句“重梳短髻下金钿”,写艺人头戴金簪子,梳一头短而精致的发髻;下句“红帽青巾各一边”,则写艺人的帽子与衣服的颜色。两句合起来,描绘出艺人头戴金簪子,梳着短而精致的发髻的容貌。
颈联写艺人的动作,“身轻足捷胜男子”,“绕竿四面争先缘”。上句的意思是艺人轻盈敏捷地跳跃,胜过了男子;下句的意思是艺人在旋转时,四面争先。两句合起来描写了艺人在旋转中轻巧灵巧的特点。
尾联二句“大竿百夫擎不起”,“袅袅半在青云里。”写寻橦艺人的表演技巧非常高超。艺人所持的长竿高达百尺,但艺人却能在空中轻盈地旋转,仿佛没有重量一般。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艺人表演的高难度,而且也写出了艺人的轻盈和高妙,表现了艺人的精湛技艺。
最后二句写艺人的表演结束了,人们回头望去,只见艺人的舞姿优美动人,使人陶醉其中。
【答案】
(1)寻橦歌 人间百戏皆可学,寻橦不比诸馀乐。(2)重梳短髻下金钿,红帽青巾各一边。(3)身轻足捷胜男子,绕竿四面争先缘。(4)大竿百夫擎不起,袅袅半在青云里。(5)纤腰女儿不动容,戴行直舞一曲终。(6)回头但觉人眼见,矜难恐畏天无风。(7)险中更险何曾失,山鼠悬头猿挂膝。(8)小垂一手当舞盘,斜惨双蛾看落日。(9)斯须改变曲解新,贵欲欢他平地人。(10)散时满面生颜色,行步依前无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