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院离来二十霜,谁知更忝主文场。
杨叶纵能穿旧的,桂枝何必爱新香。
九重每忆同仙禁,六义初吟得夜光。
莫道相知不相见,莲峰之下欲徵黄。

在理解这首诗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唐代的文化背景和诗词格式。

王起是唐代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文化氛围。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政治事件或个人遭遇相关,因此诗中可能包含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反思和感慨。

诗句“贡院离来二十霜,谁知更忝主文场。”描绘了诗人与贡院的距离以及他因某种原因而感到惭愧地成为主考官。贡院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场所,这里聚集了许多文人学士。诗人可能因为某种原因未能通过考试或是在考试中表现不佳,从而感到羞愧和自责。这里的“忝”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尴尬情绪。

“杨叶纵能穿旧的,桂枝何必爱新香。”这句诗则表达了一种对比和讽刺。杨叶象征着旧时光,即使它已经过去,但它依然能够穿透过去。而桂枝代表着新生和美好,但诗人却表示没有必要去追求新的香味,暗示了一种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这里的“穿”和“爱”字都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担忧。

“九重每忆同仙禁,六义初吟得夜光。”这两句诗进一步展开了诗人的思考。九重天代表着皇帝或者权力的象征,诗人在这里回忆过去的往事,可能是指曾经与皇帝共事的经历或者受到皇帝的重视。六义指的是《诗经》中的六种艺术手法,初吟得夜光则意味着从中获得灵感和启发。这里的“夜光”可能指代某种珍贵的宝物或者是美好的事物,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经历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待。

“莫道相知不相见,莲峰之下欲征黄。”最后一句诗则是表达了诗人的一种愿望和决心。莫道相知不相见,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信任的珍视,他不愿意错过任何一次相见的机会。莲峰之下欲征黄则是一种比喻,可能是指诗人想要寻找一种志同道合的伙伴或者是想要实现某个目标的决心。这里的“征黄”可能是一个象征性的表达,暗示着诗人对于未来的憧憬和努力。

王起的《和周侍郎见寄》这首五言律诗,通过对具体情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责任感,展现了他对于人生、政治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对于我们了解唐代文化和文学创作也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