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见南关,苍苍落日间。
云离大雷树,潮入秣陵山。
登戍因高望,停桡放溜闲。
陈公有贤榻,君去岂空还。

【注释】

西楚:指金陵。南关:即石头城,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

苍苍落日间:形容夕阳余晖映照下的景色。苍苍:苍茫的样子。

云离大雷树:传说中雷神居住的地方。大雷树:雷神的住所,一说即今南京紫金山之北的鸡笼山。

潮入秣陵山:长江潮水涌向秣陵山。秣陵山:今南京玄武湖西北的钟山。

登戍因高望,停桡放溜闲:登上戍楼远观江上风光。因:依据。高望:远望。桡:船桨。

陈公有贤榻,君去岂空还:陈玄伯(字元度)有一张贤榻,你离去,我岂能空手而回?

【译文】

从金陵向西望去,看见南面关口,暮色苍茫笼罩着大地。

雷公居住的大雷树,正对着我的家乡;长江的水波汹涌地奔向秣陵山。

我登上了守卫的营垒,凭高远眺,放眼江上风光。

停桨荡漾,江水悠然自得。

陈玄伯有一张贤榻,你离别后我怎能空手返回?

【赏析】

这首诗写送别友人郑况至淮南的情景。诗分四句,前两句写景,渲染离别时的凄清气氛;中间两句写友情,表现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末两句写惜别之意,以抒发别后的思念来衬托友情的深厚。

首句“西楚见南关,苍苍落日间。”点出送别的地点是金陵城西,时间是傍晚,落日余晖映衬下的自然景象是一片苍茫。“西楚”二字暗含作者对故乡的感情。次句写送别时目送友人远去的情景。“苍苍落日间”,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日影拟人化,使景物显得更加生动活泼,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

第三、四句写送别之时的情景。“云离大雷树,潮入秣陵山。”“大雷树”即鸡笼山,是金陵名胜之一。据《晋书·王濛传》记载,王濛与殷浩同游鸡笼山,王濛说:“此山虽佳,一带有大雷,使人寒战。”殷浩听罢,大笑而去,故后人称此山为“殷浩台”或“殷浩台”。此处用以比喻诗人自己的处境。“潮入秣陵山”,是说长江的潮水奔涌进入秣陵山,暗示诗人对国事的关切和忧虑。“登戍因高望,停桡放溜闲。”意思是登上戍楼远望,停船观赏江中流水。这两句写出诗人在送别好友时,心情轻松,无牵挂之感,也表现出他豁达开朗的性格。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关键之处。“陈公有贤榻,君去岂空还。”“陈公”指陈玄伯。“贤榻”,指陈玄伯的贤良品格和高洁节操。“君去”,指的是郑况离开自己。“岂空还”,意为即使不能回到家乡,也要像陈玄伯一样做一个有用的人才。这是作者送别郑况时发自内心的豪言壮语。

这首诗语言平易自然,风格清新隽永,意境开阔,感情真挚。全诗通过送别这一生活琐事,展示了一个胸怀大志、气吞斗牛的士人的风采,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