袈裟出尘外,山径几盘缘。
人到白云树,鹤沈青草田。
龛泉朝请盥,松籁夜和禅。
自昔闻多学,逍遥注一篇。
诗句释义
1 “袈裟出尘外”:这里的“袈裟”指僧人的僧衣,通常为白色。而“出尘外”则形容其超凡脱俗,不为世俗所羁绊。
“山径几盘缘”:描述了山路盘旋曲折,行走其间仿佛是在攀登一座山峰。
“人到白云树”:描绘了一个人在白云缭绕中的树木下行走的情景,给人一种空灵、超然的感觉。
“鹤沈青草田”:用“鹤沉”形象地表达了一种静谧和安详的氛围,同时“青草田”也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龛泉朝请盥”:这里的“龛泉”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水泉,而“朝请盥”则是古代的一种礼仪,即早晨起来洗漱。
“松籁夜和禅”:描述了夜晚时分,松林中传来的风吹过树叶的声音,与修行时的冥想形成了和谐的画面。
“自昔闻多学”:这句表明了作者对学问的追求和重视,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逍遥注一篇”:这里“逍遥”可能指的是作者在追求学问过程中的自由自在,而“注一篇”则可能意味着对某一学术领域的深入研究。
译文
袈裟出尘外,山径几盘沿。
人至白云树,鹤沉青草田。
朝请泉水旁,松籁夜和禅。
自古以来求知识,逍遥注一篇。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诗人通过对山水、人物、鸟兽等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中也蕴含着深厚的哲理意味,如对知识的渴望、对学习的尊重等。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