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彼风人谣,輶轩轻似鹯。丽者固不舍,鄙者亦为铨。
其中有銮戒,一一堪雕镌。乙夜以观之,吾君无释焉。
遂命大司乐,度之如星躔。播于乐府中,俾为万代蠲。
吹彼圆丘竹,诵兹清庙弦。不惟娱列祖,兼可格上玄。
粤予何为者,生自江海壖。騃騃自总角,不甘耕一廛。
诸昆指仓库,谓我死道边。何为不力农,稽古真可嘕。
遂与袯襫著,兼之籉笠全。风吹蔓草花,飒飒盈荒田。
老牛瞪不行,力弱谁能鞭。乃将耒与耜,并换椠与铅。
阅彼图籍肆,致之千百编。携将入苏岭,不就无出缘。
堆书塞低屋,添砚涸小泉。对灯任髻爇,冯案从肘研。
苟无切玉刀,难除指上胼。尔来五寒暑,试艺称精专。
昌黎道未著,文教如欲骞。其中有声病,于我如𦧝𦧴。
是敢驱颓波,归之于大川。其文如可用,不敢佞与便。
我们需要理解这首诗的结构和含义,以便更好地赏析其艺术魅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入京》的一部分,全诗共108句,分为四个部分:首八句写赠别之意;中间十句写对友人的褒美及自谦之感;接下来十句描述友人的才学和文采;最后二十句写友人即将入京的情景及自己的感慨。
在诗句“采彼风人谣,輶轩轻似鹯”中,“采彼风人谣,輶轩轻似鹯”描述了从古代传下来的风人(风诗)开始吟诵,而輶轩(一种轻便的车)如同鸷鸟一样轻巧迅疾。这里表达了对朋友才学的赞美和对他的敬意。
在诗句“丽者固不舍,鄙者亦为铨”中,“丽者固不舍,鄙者亦为铨”意味着不论高雅还是粗俗,都应加以筛选和评价。这表达了对朋友才华的认可。
在诗句“其中有銮戒,一一堪雕镌”中,“其中有銮戒,一一堪雕镌”指的是友人的文章或作品可以雕琢成金玉之器。这是对朋友文章价值的肯定和赞美。
在诗句“乙夜以观之,吾君无释焉”中,“乙夜以观之,吾君无释焉”表示在夜晚观看了朋友的作品后,君王不会放弃它。这表达了对君王鉴赏力的认可。
在诗句“遂命大司乐,度之如星躔”中,“遂命大司乐,度之如星躔”指的是下令音乐大师将朋友的作品谱入乐章,如同天上星宿运行一般。这表达了对朋友才学的极高评价。
在诗句“吹彼圆丘竹,诵兹清庙弦”中,“吹彼圆丘竹,诵兹清庙弦”描述了朋友的作品被用于演奏乐器,并被诵读于宗庙之中。这表达了对朋友才学和贡献的认可和推崇。
在诗句“粤予何为者,生自江海壖”中,“粤予何为者,生自江海壖”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感慨,认为自己是出生在江海之间。
在诗句“诸昆指仓库,谓我死道边”中,“诸昆指仓库,谓我死道边”描绘了诗人被家人责备的场景,他们指责他未能从事农耕。
在诗句“何为不力农,稽古真可嘕”中,“何为不力农,稽古真可嘕”回应了他们的责备,认为虽然自己不务农但并非不读书、不学习。
在诗句“遂与袯襫著,兼之籉笠全”中,“遂与袯襫著,兼之籉笠全”描述了诗人身穿蓑衣头戴斗笠,手持锄头的形象,形象地表现了他勤劳劳作的一面。
在诗句“风吹蔓草花,飒飒盈荒田”中,“风吹蔓草花,飒飒盈荒田”描绘了荒凉田地上随风摇曳的野草花朵。
在诗句“老牛瞪不行,力弱谁能鞭”中,“老牛瞪不行,力弱谁能鞭”描绘了老牛因体力不足而无法前行的景象。
在诗句“乃将耒与耜,并换椠与铅”中,“乃将耒与耜,并换椠与铅”描述了诗人将自己使用的犁具换成了笔砚等文房四宝,体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在诗句“阅彼图籍肆,致之千百编”中,“阅彼图籍肆,致之千百编”描述了诗人在图书馆浏览了大量的书籍。
在诗句“携将入苏岭,不就无出缘”中,“携将入苏岭,不就无出缘”表明了诗人打算带着这些书到苏岭去游历的愿望。
在诗句“堆书塞低屋,添砚涸小泉”中,“堆书塞低屋,添砚涸小泉”描述了诗人家中书架上堆积如山的书籍,砚台上墨水干涸的小泉。
在诗句“对灯任髻爇,冯案从肘研”中,“对灯任髻爇,冯案从肘研”描绘了诗人坐在灯火下专心读书的场景。
在诗句“苟无切玉刀,难除指上胼”中,“苟无切玉刀,难除指上胼”表达了诗人对于书法技艺精湛的追求。
在诗句“昌黎道未著,文教如欲骞”中,“昌黎道未著,文教如欲骞”表达了诗人对于唐朝文教发展的期望和希望。
在诗句“其文如可用,不敢佞与便”中,“其文如可用,不敢佞与便”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作品价值的认识和对文学创作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