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舼轻似萍,漾漾出烟郭。
人声渐疏旷,天气忽寥廓。
伊予惬斯志,有似刮𤼙瘼。
遇胜即夷犹,逢幽且淹泊。
俄然棹深处,虚无倚岩崿。
霜毫一道人,引我登龙阁。
当中见寿象,欲礼光纷箔。
珠幡时相铿,恐是诸天乐。
树杪见觚棱,林端逢赭垩。
千寻井犹在,万祀灵不涸。
下通蛟人道,水色黮而恶。
欲照六藏惊,将窥百骸愕。
朅去山南岭,其险如邛笮。
悠然放吾兴,欲把青天摸。
紫藤垂罽珥,红荔悬缨络。
藓厚滑似漦,峰尖利如锷。
斯须到绝顶,似愈渐离㸌。
一片太湖光,只惊天汉落。
梅风脱纶帽,乳水透芒屩。
岚姿与波彩,不动浑相著。
既不暇供应,将何以酬酢。
却来穿竹径,似入青油幕。
穴恐水君开,龛如鬼工凿。
穷幽入兹院,前楯临巨壑。
遗画龙奴狞,残香虫篆薄。
褫魂窥玉镜,澄虑闻金铎。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初夏游楞伽精舍

  • 注释:在初夏时节游览楞伽精舍。
  • 赏析:诗的第一句描写了游览楞伽精舍的时间和环境,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

越舼轻似萍,漾漾出烟郭。

  • 注释:越舼(yuè jū)如同浮萍,轻轻摇曳,从烟雾缭绕的城中飘出。
  • 赏析:这句诗通过“越舼”这个形象的比喻,描绘出了楞伽精舍所处的环境,给人以朦胧、梦幻般的感觉。

人声渐疏旷,天气忽寥廓。

  • 注释:随着人声逐渐稀疏,天空显得更加空旷。
  • 赏析: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楞伽精舍周围的环境,给人一种空旷、寂寥的感觉。

伊予惬斯志,有似刮𤼙瘼(mào)。

  • 注释:“我”感到十分舒畅和满足。仿佛是“刮𤼙瘼”(刮风驱邪的意思)一般。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游览楞伽精舍的喜悦和兴奋之情,有一种豁达、开朗的感觉。

遇胜即夷犹,逢幽且淹泊(yāo pǔ)。

  • 注释:遇到美景便徘徊欣赏,遇到幽静之处便停留。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游览楞伽精舍过程中的不同感受,既有欣赏美景的快乐,也有面对幽静之地的沉思。

俄然棹深处,虚无倚岩崿(náo)。

  • 注释:忽然来到水深处,倚靠在山崖上。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游览楞伽精舍时的一种奇特的感受,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霜毫一道人,引我登龙阁。

  • 注释:一位道士挥动着霜毫笔,引我登上龙阁。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游览楞伽精舍时与道士相遇的情景,给人一种神秘、超凡脱俗的感觉。

当中见寿象,欲礼光纷箔(bá)。

  • 注释:在龙阁中看到寿星的影像,想要为它披上华丽的衣裳。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游览楞伽精舍时对神仙之境的向往和敬畏之情。

珠幡时相铿,恐是诸天乐。

  • 注释:时而听到珍珠幡旗发出的铿锵之声,恐怕是天神们正在奏乐。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声音的描绘,传达了一种神圣、庄严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楞伽精舍的神圣之处。

树杪见觚棱(gū léng),林端逢赭垩(zhě cí)。

  • 注释:树梢上可以看到觚棱形状的装饰,林边遇见赭红色的墙壁。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建筑细节的描绘,展现了楞伽精舍的独特魅力。

千寻井犹在,万祀灵不涸(hé)。

  • 注释:古老的千寻井依然存在,万代以来神灵不枯竭。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楞伽精舍历史沧桑感的感慨,以及对神灵永恒不变的信仰。

下通蛟人道,水色黮而恶(wù)。

  • 注释:下面通往蛟龙守护的通道,水质昏暗且恶劣。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述水质的恶劣,表达了楞伽精舍周围环境的险恶。

欲照六藏惊,将窥百骸愕(è)。

  • 注释:想要照亮六藏佛经以使它们感到惊讶,将要探视百骸百脉而感到惊讶。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对于楞伽精舍的好奇和探索欲望,充满了求知的欲望和冒险精神。

朅去山南岭,其险如邛笮(záo)。

  • 注释:突然离开南山岭,那里的山路险峻如同邛笮山一般。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离开楞伽精舍时的艰难险阻,表达了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

悠然放吾兴,欲把青天摸(mō)。

  • 注释:慢慢地放松我的兴致,想要摸一摸那青天。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有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自然的意境。

紫藤垂罽珥(rè),红荔悬缨络(lào)。

  • 注释:紫藤垂下绿色的叶子,红色荔枝悬挂着花穗。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植物的描绘,展现了楞伽精舍周边的自然风光,给人一种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感觉。

藓厚滑似漦(yóu),峰尖利如锷(è)。

  • 注释:苔藓厚实光滑如同油脂,山峰尖锐锋利如同刀锋。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展现了楞伽精舍周围环境的险峻和壮丽。

斯须到绝顶,似愈渐离㸌(xī)。

  • 注释:片刻之间到达山顶,似乎越来越接近云层之中。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登山的渴望和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有一种勇往直前、追求真理的精神。

一片太湖光,只惊天汉落(luò)。

  • 注释:眼前一片太湖的光辉,只让人惊叹天汉星辰坠落。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楞伽精舍周围环境的美丽,给人以震撼和感动。

梅风脱纶帽,乳水透芒屩(kuì)。

  • 注释:梅花的清风脱去了纶帽上的帽子,露水渗透到了芒屩鞋中。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自然界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赞美和亲近之意。

岚姿与波彩,不动浑相著(zhù)。

  • 注释:山岚的姿态与波浪的色彩相互映衬,浑然一体,难以分离。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楞伽精舍周围环境的和谐与统一。

既不暇供应,将何以酬酢(cáo)。

  • 注释:没有时间提供供品,又该如何招待来访者呢?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接待来访者的无奈和遗憾,同时也体现了一种谦逊和宽容的品质。

却来穿竹径,似入青油幕(mù)。

  • 注释:转身来到竹林小径,仿佛进入青纱帐般的屏障中。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竹林小径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幽静、神秘的感觉,给人一种回归自然、远离尘嚣的意境。

穴恐水君开,龛如鬼工凿。

  • 注释:洞穴恐怕是水神开辟的,佛像龛像鬼神般精心雕刻而成。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佛像龛的描述,展现了楞伽精舍周围环境的神秘和庄严,同时也表达了对宗教文化的尊重和敬仰。

穷幽入兹院,前楯临巨壑(hè)。

  • 注释:深入这幽深的院落,前面有巨石挡着巨大的山谷。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述院落和山谷的景象,展现了楞伽精舍周围环境的壮观和宏伟,给人一种气势磅礴、不可阻挡的感觉。

遗画龙奴狞(níng),残香虫篆薄(bó)。

  • 注释:留下的画中的龙奴狞猛,残留的香气中有虫篆的痕迹。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画作和香气的描述,描绘出了楞伽精舍周围环境的神秘和古朴,同时也传达了一种文化传承和历史沉淀的感觉。

褫魂窥玉镜,澄虑闻金铎(duó)。

  • 注释:心神被摄到玉镜中,清朗的心境听闻金铎声。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玉镜和金铎的描述,展现了楞伽精舍周围环境的宁静和祥和,给人一种心旷神怡、超脱尘世的感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