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唐天下险,夜上信难哉。
岸似双屏合,天如匹帛开。
逆风惊浪起,拔𥮘暗船来。
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滪堆。
夜入瞿唐峡
瞿唐天下险,夜上信难哉。
岸似双屏合,天如匹帛开。
逆风惊浪起,拔zB暗船来。
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滪堆。
赏析:
《夜入瞿唐峡》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通过描述瞿塘峡之奇险,抒发作者内心的哀愁。首联抓住“险”、“难”,突出瞿塘峡的两大特点;颔联以平常之物为喻,写峭崖绝壁,铺展其“险”;颈联叙行路艰难,渲染其“难”;尾联写己愁高于滟滪堆,点出自己的不幸遭遇及心灵的振颤和沦落的哀愁。这首诗风格直率,语言平易浅切,比喻亲切自然,状物抒情朴实生动。
诗中第一句“瞿唐天下险”直接点明了主题。瞿塘峡作为长江三峡之一,以其险峻著称,自古以来便有“瞿塘天下险”的美誉。这里地势险要,水流湍急,是长江上游的重要关卡。在夜晚进入这样的峡谷,更是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危险。而“夜上信难哉”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夜晚行走在此的担忧与恐惧。夜晚的瞿塘峡,黑暗而寂静,给前行的路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使得整个行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危险。诗人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紧张而神秘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深入地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
第二句“岸似双屏合”形象地描绘了两岸陡峭的山壁如同两扇屏风一般并排耸立。这种描写不仅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性,也增加了诗句的动态感。同时,“天如匹练开”这一比喻则将天空比作一匹展开的绸带,给人以宽广而流畅的感觉。在这里,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瞿塘峡谷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情。同时,这种比喻也暗示了峡谷中水流的湍急和变幻莫测,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而具有画面感。
第三句“逆风惊浪起”则进一步展现了旅途中的惊险。夜晚行驶在瞿塘峡,不仅要面对陡峭的山路,还要应对突如其来的逆风和激荡的波浪。这些自然因素共同作用,极大地考验着旅行者的勇气和智慧。而“拔zB暗船来”则是对旅途中艰难行进状态的一种形象描绘。暗船在黑夜中前行,只能依靠微弱的火光和隐约的指引,这无疑增加了行进的难度和不确定性。这里的“拔zB”并非真实的船只名称,而是借用了汉字谐音或寓意来表达行进中的艰难困苦。这种巧妙的用词不仅增加了诗句的趣味性,也更加突出了诗人对于旅途艰辛的感受。
第四句“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滪堆”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滟滪堆是瞿塘峡中的一个著名的险滩,位于夔州至白帝城之间江段的礁石上。它因形状像堆砌的石块而得名,地势险峻,水流湍急,历来被视作长江上的一道天然屏障。当诗人想要衡量自己心中的忧愁时,却发现它的存在似乎超过了滟滪堆的高度。这里的夸张手法不仅增强了句子的情感表达力度,也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色彩更加浓厚和深刻。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内心对自然美景的敬畏与感慨,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深刻的情感抒发,成功地描绘了瞿塘峡夜晚的壮丽景色和旅途的艰辛。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易于传诵。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