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
兽形云不一,弓势月初三。
雁思来天北,砧愁满水南。
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
【解析】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两句,写秋日的景色。夕阳映照下的天边云彩比火烧得还要红,晴朗的天空比蓝色的还显得明净。这两句是说秋天的傍晚,天空中那一轮红日正缓缓落下,余光映照在天边,把远处的群山、树林都染成了一片火红色,那天空的蓝色也更加明亮,更加鲜艳。
“兽形云不一,弓势月初三”两句,写秋日的天空,比喻生动形象。天空中的云朵就像各种野兽的形状。而那弯弯的新月像一张张大弓,高高地挂在高空,好像要射出一支支箭矢。
“雁思来天北,砧愁满水南”两句,写秋天里人们的心情。大雁向远方飞去,那是思念亲人;而那些在南方打制衣物的妇女们,因为思念家乡,所以心情愁闷。
“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两句,抒发诗人对秋天的感受。虽然秋天到了,天气渐凉,但自己已经懂得了这种萧瑟的气候和气息,所以并不觉得凄清。诗人以秋天的气息比喻人生的况味,表明自己虽年岁尚轻,但对人生却有较深的体验和理解。
【答案】
译文:
夕阳映照下天边云彩比火烧得还要红,晴朗的天空比蓝色的还显得明净,云朵就像各种野兽的形状。新月像一张张大弓,高高地挂在高空,好像要射出一支支箭矢。雁儿向南飞去,是思念远方亲人;而在南方打制衣物的妇女们,因思念家乡而感到愁闷。虽然秋天到来,天气渐凉,但自己已经懂得了这种萧瑟的气候和气息,所以并不觉得凄清。诗人以秋天的气息比喻人生的况味,表明自己虽年岁尚轻,但对人生却有较深的体验和理解。
赏析:
这是一首咏景抒情的小诗。前两联写日暮秋空之景,用“夕照”“晴空”“红于烧”、“碧胜蓝”等词语描绘出秋夜的壮美景色;后两联写雁归与思妇情愫,用“雁思”“砧愁”等词语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这首诗语言质朴清新,情景交融,韵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