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断处大江流,红旆逶迤镇上游。
幕下翱翔秦御史,军前奔走汉诸侯。
曾陪剑履升鸾殿,欲谒旌幢入鹤楼。
假著绯袍君莫笑,恩深始得向忠州。

【注】行次:行军途中停留。夏口:今湖北武汉。先寄:首先寄给。李大夫,指李邕,当时为相。秦御史,指秦象士,曾任御史,后任荆州刺史。汉诸侯,指陈希烈。剑履,皇帝的仪仗。鸾殿,皇宫大殿。旌幢,皇帝的车驾旗帜。鹤楼,即鹳雀楼,在山西永济县西南。假著绯袍,指暂时担任官位。忠州,今四川忠县,唐时属忠州都督府。

连山断处大江流,红旆逶迤镇上游。

连山中断处,长江水势湍急,两岸峭壁高耸,山峦如断,江水奔腾,波涛滚滚。红旆,红色旗帜。逶迤,曲折延伸的样子。镇上游,控制上游。

幕下翱翔秦御史,军前奔走汉诸侯。

幕下,指幕府。翱翔,飞翔。秦御史,指秦象士。汉代诸侯,指陈希烈,当时任荆南节度使。

曾陪剑履升鸾殿,欲谒旌幢入鹤楼。

剑履,古代文武官员上朝时所佩宝剑与鞋子。鸾殿,指皇宫大殿。旌幢,皇帝的车驾旗帜。鹤楼,即鹳雀楼,在山西永济县西南,相传是王之涣登楼赋诗的地方。

假著绯袍君莫笑,恩深始得向忠州。

假著绯袍,暂作官身。忠州,今四川忠县,唐时属忠州都督府。

【赏析】此诗作于公元763年(大历八年),诗人在赴忠州的途中所作。

首联写行次夏口时的所见。“连山”两句写夏口附近地势险要,江水汹涌澎湃,两岸峭壁如刀削一样直竖着。“红旆”两句写夏口附近有一座著名的烽火台——烽燧台,它像一条红色的飘带,横卧江中,把江面分割成两半。

颔联写自己的处境。“幕下”句写自己的官职不高,“军前”句写自己在军队中奔走效劳。这两句是说自己虽没有高位显职,但却能驰骋于战场之上,驰骋于官场之中。诗人以秦御史、汉诸侯自比,表明自己虽身处朝廷和地方之间,却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颈联写自己曾经得到过皇帝的赏识和提拔。“曾陪”二句说,我曾陪侍皇上到宫殿里去,也曾拜见皇上的车驾旗帜来到楼上,可见皇帝对自己的器重和信任。

尾联写自己虽然现在暂时担任了官位,但这是朝廷的恩典和提拔。我虽然只是暂时担任官职,但能得到朝廷的信任和提拔,这是很不容易的。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仕途坎坷的感慨,以及对朝廷的感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