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袍朝士白髯翁,与俗乖疏与道通。
官秩三回分洛下,交游一半在僧中。
臭帤世界终须出,香火因缘久愿同。
斋后将何充供养,西轩泉石北窗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频的作品,内容如下:
紫袍朝士白髯翁,与俗乖疏与道通。
官秩三回分洛下,交游一半在僧中。
臭帤世界终须出,香火因缘久愿同。
斋后将何充供养,西轩泉石北窗风。
注释:
- 紫袍朝士白髯翁:描述一个身穿紫色官袍、白胡子的老者。
- 与俗乖疏与道通:表明此人虽然世俗生活丰富多彩,但内心深处追求的是道家的淡泊和超脱。
- 官秩三回分洛下:形容官职多次变动,可能曾在洛阳(古都)任职。
- 交游一半在僧中:说明他与很多僧人有交情,可能经常出入于寺庙之间。
- 臭帤世界终须出:指在这个喧嚣的世界终将有所突破。
- 香火因缘久愿同:表达了一种长久的愿望,希望与他人共享佛教香火。
- 斋后将何充供养:询问在斋饭之后,将如何供养某人。
- 西轩泉石北窗风:描绘一个静谧的环境和景色。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道家思想以及与僧人交往的深刻理解。通过“紫袍朝士白髯翁”这一形象,展现了一个身居高位却淡泊名利的老者形象。诗中的“与俗乖疏与道通”进一步强调了其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诗中提到了“官秩三回分洛下”,这可能反映了诗人在不同时期的经历和变迁,也体现了他对于官场生活的复杂感受。而“交游一半在僧中”则揭示了他的广泛社交圈子,可能包括文人墨客、僧侣等不同领域的人。
“臭帤世界终须出,香火因缘久愿同”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越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而“斋后将何充供养,西轩泉石北窗风”则描绘了一个宁静祥和的场景,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向往和欣赏。
这首诗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内心世界丰富的诗人,以及对道教和佛教文化的深入理解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