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门要路是身灾,散地闲居少祸胎。
今日怜君岭南去,当时笑我洛中来。
虫全性命缘无毒,木尽天年为不才。
大抵吉凶多自致,李斯一去二疏回。

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笔下,《闲卧有所思二首》是其以闲适之姿对人生、命运的沉思与抒发。以下是对此诗的逐句释义与赏析:

  1. 权门要路是身灾:权门要路代表着高官厚禄,这些地方往往危机四伏,是人们避之不及的地方。作者用“身灾”来形容身处权门要路所带来的灾难和痛苦,意味着这样的环境容易使人陷入困境,甚至可能因此丧命。

  2. 散地闲居少祸胎:与权门要路相比,“散地”则指那些较为平静、自由的地方。在这样的地方生活可以减轻压力,减少灾祸的发生。这里的“少祸胎”表达了作者对于远离权力中心的向往和赞美,认为这是一种更为宁静和安全的处世方式。

  3. 今日怜君岭南去:这里提到了“岭南”,即今天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带。白居易通过对比自己在权门要路的经历与友人李斯在秦朝的遭遇,表达了对自己处境的同情。他感慨自己如今被贬到岭南,而历史上的李斯则是因为触犯了秦始皇而被流放,两人的经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4. 当时笑我洛中来:这里的“洛中”指的是唐朝都城长安。白居易回忆自己过去在长安的日子,那时有人嘲笑他的离开。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命运变迁,也体现了社会对不同境遇的不同态度。

  5. 虫全性命缘无毒与“木尽天年为不才”:这两联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前一句强调生命因无欲无求而得以保全;后一句则暗示过度追求功名可能会耗尽天年,导致不幸。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价值和道德修养的认识。

  6. 大抵吉凶多自致:这一句总结了诗人的感悟,即人的吉凶祸福往往取决于自己的选择和行为。它强调了个人责任的重要性,并提醒人们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 李斯一去二疏回:这是诗人引用历史上的人物李斯作为例证,说明即使是像李斯这样曾经遭受重大挫折的人,只要能够吸取教训,调整自己的行为和策略,也能够扭转乾坤,重回正轨。

《闲卧有所思二首》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描述,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通过对权门要路和散地闲居的对比,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引用,白居易展现了他对人生多样性的理解以及对于逆境中保持心态平和的追求。这首诗以其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