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喜同年满七旬,莫嫌衰病莫嫌贫。
已为海内有名客,又占世间长命人。
耳里声闻新将相,眼前失尽故交亲。
尊荣富寿难兼得,闲坐思量最要身。
偶吟自慰兼呈梦得
且喜同年满七旬
且喜同年满七旬,莫嫌衰病莫嫌贫。
已为海内有名客,又占世间长命人。
耳里声闻新将相,眼前失尽故交亲。
尊荣富寿难兼得,闲坐思量最要身。
偶吟自慰兼呈梦得
且喜同年满七旬
天涯知有鸟窠名出自《鸟窠和尚赞》,天涯知有鸟窠名的作者是:白居易。 天涯知有鸟窠名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风格是:诗。 天涯知有鸟窠名的释义是:天涯海角都知晓有鸟窠这个地名。 天涯知有鸟窠名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风格是:诗。 天涯知有鸟窠名的拼音读音是:tiān yá zhī yǒu niǎo kē míng。 天涯知有鸟窠名是《鸟窠和尚赞》的第4句。 天涯知有鸟窠名的上半句是:
曾结草庵倚碧树出自《鸟窠和尚赞》,曾结草庵倚碧树的作者是:白居易。 曾结草庵倚碧树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风格是:诗。 曾结草庵倚碧树的释义是:曾结草庵倚碧树:曾经搭建草屋,靠着绿树而居。 曾结草庵倚碧树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风格是:诗。 曾结草庵倚碧树的拼音读音是:céng jié cǎo ān yǐ bì shù。 曾结草庵倚碧树是《鸟窠和尚赞》的第3句。 曾结草庵倚碧树的上半句是
一纳麻衣称道情出自《鸟窠和尚赞》,一纳麻衣称道情的作者是:白居易。 一纳麻衣称道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风格是:诗。 一纳麻衣称道情的释义是:一纳麻衣称道情:意为和尚穿上简单的麻衣,自称是追求道情的人。这里的“麻衣”指的是简朴的麻布衣服,常用来象征清贫的生活和出家人的朴素;“道情”则是指对佛教或道家等宗教教义的追求和修行。整句表达了诗人对和尚生活方式的赞赏,认为他虽衣着简朴,却一心向道
形羸骨瘦久修行出自《鸟窠和尚赞》,形羸骨瘦久修行的作者是:白居易。 形羸骨瘦久修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风格是:诗。 形羸骨瘦久修行的释义是:形羸骨瘦久修行:形容和尚修行时间久远,形体消瘦,骨瘦如柴。 形羸骨瘦久修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风格是:诗。 形羸骨瘦久修行的拼音读音是:xíng léi gǔ shòu jiǔ xiū xíng。 形羸骨瘦久修行是《鸟窠和尚赞》的第1句。
吁嗟乎驺虞出自《驺虞画赞》,吁嗟乎驺虞的作者是:白居易。 吁嗟乎驺虞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风格是:诗。 吁嗟乎驺虞的释义是:“吁嗟乎驺虞”中的“吁嗟乎”是感叹词,表示惊叹或赞叹的情感,而“驺虞”指的是传说中的吉祥之兽,通常用来象征美好或仁慈。因此,整句的意思是对驺虞表示赞叹和钦佩之情。 吁嗟乎驺虞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风格是:诗。 吁嗟乎驺虞的拼音读音是:xū jiē hū zōu yú。
后不见来者出自《驺虞画赞》,后不见来者的作者是:白居易。 后不见来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风格是:诗。 后不见来者的释义是:后不见来者:指身后没有继承者或追随者。 后不见来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风格是:诗。 后不见来者的拼音读音是:hòu bù jiàn lái zhě。 后不见来者是《驺虞画赞》的第20句。 后不见来者的上半句是:前不见往者。 后不见来者的下半句是:吁嗟乎驺虞。
前不见往者出自《驺虞画赞》,前不见往者的作者是:白居易。 前不见往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风格是:诗。 前不见往者的释义是:前不见往者:指前面看不到过去的人或事,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遥远。 前不见往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风格是:诗。 前不见往者的拼音读音是:qián bù jiàn wǎng zhě。 前不见往者是《驺虞画赞》的第19句。 前不见往者的上半句是:已矣夫。
已矣夫出自《驺虞画赞》,已矣夫的作者是:白居易。 已矣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风格是:诗。 已矣夫的释义是:已经结束了。 已矣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风格是:诗。 已矣夫的拼音读音是:yǐ yǐ fū。 已矣夫是《驺虞画赞》的第18句。 已矣夫的上半句是: 已矣夫。 已矣夫的下半句是:前不见往者。 已矣夫的全句是:已矣夫,已矣夫,前不见往者,后不见来者,吁嗟乎驺虞。 已矣夫,已矣夫
已矣夫出自《驺虞画赞》,已矣夫的作者是:白居易。 已矣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风格是:诗。 已矣夫的释义是:已矣夫:表示感叹,相当于“唉”或“啊”,用于表达遗憾、惋惜或感叹的情绪。 已矣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风格是:诗。 已矣夫的拼音读音是:yǐ yǐ fū。 已矣夫是《驺虞画赞》的第17句。 已矣夫的上半句是:孰知之乎。 已矣夫的下半句是:已矣夫。 已矣夫的全句是:已矣夫,已矣夫
孰知之乎出自《驺虞画赞》,孰知之乎的作者是:白居易。 孰知之乎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风格是:诗。 孰知之乎的释义是:“孰知之乎”意为“谁知道呢?”或“谁又能知道呢?”表达了一种疑问或反问的语气。 孰知之乎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风格是:诗。 孰知之乎的拼音读音是:shú zhī zhī hū。 孰知之乎是《驺虞画赞》的第16句。 孰知之乎的上半句是: 是耶非耶。 孰知之乎的下半句是: 已矣夫。
这首诗的原文是: 杨六尚书频寄新诗诗中多有思闲相就之志因书鄙意报而谕之君年殊未及悬车未合将闲逐老夫身健正宜金印绶位高方称白髭须若论尘事何由了但问云心自在无进退是非俱是梦丘中阙下亦何殊 译文: 我听说,你经常写诗歌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这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些想法。我劝你不要急于求仕,因为你现在还没有达到退休的年龄。你的身体健康,应该是可以胜任高位的。如果你在高位上,应该享受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注释】 崔少尹:指诗人的朋友崔某。上林坊:长安城西的里坊。新居:新建的住宅。 缩地:缩小地方的意思。沧洲:即沧海,大海。嵩峰:华山的别称,因在东都附近故称。洛水:洛阳附近的河流。野径:郊外小路。田苏:春秋时齐国人,以善钓闻名。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崔少尹新建住宅的题赠之作。 “坊静居新深且幽,忽疑缩地到沧洲。”首句点明崔少尹新建的住宅,位于长安城内的上林坊。接着用“忽”字领起后两句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等,注意从炼字、用典、修辞、表现手法、思想情感、作者感情等方面考虑,最后进行总结概括。 百日假满少傅官停自喜言怀 长告今朝满十旬,从兹萧洒便终身。
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七言律诗《宴后题府中水堂赠卢尹中丞》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情感表达和对友情、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悟。以下是诗句及译文: - 诗句: 1. 水斋岁久渐荒芜:岁月流逝,府中的书房(水斋)逐渐荒废,失去了往日的繁华。 2. 自愧甘棠无一株:诗人感慨自己在官场中没有像古代贤臣周朝的周公一样留下一棵树作为纪念。 3. 新酒客来方宴饮:新的客人到来,才有机会举行宴会,尽情欢聚。 4.
注释: 昨日池塘春草生,阿连新有好诗成。 昨天的池塘里长出了春草,阿连刚刚完成了一首好诗。 花园到处莺呼入,骢马游时客避行。 花园里的黄莺在叫着飞进园里,骢马游玩的时候,客人都避开了行人。 水暖鱼多似南国,人稀尘少胜西京。 这里的水这么暖和,鱼儿这么多,就像南方一样;这里的人也很少,灰尘也少,胜过唐朝的京城长安。 洛中佳境应无限,若欲谙知问老兄。 洛阳这美好的景色还有很多,你要是想了解
【注释】 送敏中新授户部员外郎西归:送别新任户部员外郎敏中归乡。敏中,人名。户部,官署名,管理财政、货币等事。员外郎,官名。西归,指回家乡。 千里:形容路途遥远或距离很长。三伏天:夏季最热的时候。官新身健:官职刚升迁,身体也很健壮。翩翩:形容马跑得轻快的样子。加餐饭:吃顿丰盛的饭菜来补充体力。青云:指仕途高远,飞黄腾达。稳着鞭:稳稳地驾驭着马的缰绳,表示对前程充满信心。长庆:地名。老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