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故寻回驾,妻孥未出关。
凤皇池上月,送我过商山。
【注释】
宿阳城驿:在今陕西省商县东,是古代通往商山的必经之地。
亲故寻回驾:亲人和朋友都来送别。
妻孥:妻子儿女。
未出关:尚未走出潼关。
凤皇池:即凤台水,位于商州西北。
商山:在今河南省境内,汉文帝曾游此山,故名“商山”。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时诗人正由陕西赴江西,途经商山时,与友人相别,有感而作。全诗构思精巧,语言明畅,写景抒情,情调凄婉悲凉。
首句开门见山,点明时间地点和离别的原因:“宿阳城驿对月”,交代了作者在旅途中夜宿驿站时对月伤怀的情况,也暗示了他此行的目的。
第二句紧接首句而来,直抒胸臆,写出了亲友前来送别的场面:“亲故寻回驾。”意思是说,亲朋好友都来为诗人送行。这里的“回驾”指辞别故乡的车子,也就是《离骚》中的“去故乡而远游”的意思。这里既点明了诗人此次离别的原因是要远离家乡而去,又表达了他与亲友们依依惜别的深情厚谊。
第三句进一步写送别的场面:“妻孥未出关。”这一句紧承前两句而来,进一步描绘出了一幅送别亲友的动人画面。“妻孥”即妻子儿女。“未出关”表明送别的场面非常感人,因为妻子儿女还留在故乡没有出来,这就突出地表现了诗人与亲友之间的亲密关系。
末句以景结情:“凤皇池上月,送我过商山。”这一句以凤皇池上的明月为景,把送别之情推向高潮。凤皇池即今陕西省商县西南的凤凰山脚下的水池。“凤皇池上月”是实景,“送我过商山”则是虚景。这一句既是对前面三句的总结,又是对最后一句的铺垫,它不仅点明了离别的时间是在夜晚,而且还暗示了离别的目的地就在商山之南,同时它也使整个诗篇笼罩上了一层凄清的气氛。
全诗语言明畅,感情真挚,情景交融,意境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