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
可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
注释:
- 苦热:炎热,酷热。
- 题:题诗,写诗。
- 恒寂师:指恒寂禅师,这是诗人对恒寂禅师的尊称。
- 禅室:禅宗寺院中修行用的屋子,也泛指僧房。
- 人人避暑走如狂:人人为了躲避烈日酷热而四处奔走,如同疯狂一般。
- 独有禅师不出房:只有恒寂禅师没有出去避热,他留在屋子里不出去。
- 但能心静即身凉:只有当内心保持平静时,身体才会感到凉爽。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夏日炎炎之时,看到人们为了躲避酷热纷纷出逃,唯独恒寂禅师坚守禅房,不为外界所动。于是诗人写下了这首《苦热题恒寂师禅室》。
首句“人人避暑走如狂”,描绘了一幅众生因酷热而四处奔波、如同狂徒般逃离的景象。这里用“如狂”二字,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因热而失去理智,变得疯狂。这一句以反衬手法,将恒寂禅师与众人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
第二句“独有禅师不出房”,则是对前一句的回应。诗人指出,尽管众人都因热而奔逃,但唯有恒寂禅师并未离开禅房,他的选择与众不同。这里的“独有”一词,强调了恒寂禅师与众不同的性格和行为。
第三句“可是禅房无热到”,进一步解释了为何恒寂禅师能够做到心静如水。因为在他的禅房之中,并没有外界的酷热侵袭。这里用“无热到”来形容禅房的清凉,既表达了禅房内部的凉爽,又暗含了恒寂禅师心境的宁静。
最后一句“但能心静即身凉”,则是对整首诗歌主题的升华。诗人认为,只有在内心保持平静时,人才能感受到身体的凉爽。这与前面的“但能心静”一句相呼应,进一步强调了心态对于感受冷暖的重要性。
这首诗通过对恒寂禅师的独特行为和心境的描述,展现了他在炎热中的清凉和超脱。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和个人修养的重视,以及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