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浅沙平流水寒,水边斜插一渔竿。
江南客见生乡思,道似严陵七里滩。
注释:
新小滩:指江中小滩。
石浅沙平流水寒:石头不深,沙滩平坦,江水清澈而寒冷。
水边斜插一渔竿:水边,指的是江边。渔竿,是指钓鱼用的竹竿。
江南客见生乡思,道似严陵七里滩:江南的游子看见家乡的景象,就会产生思念之情,这里的“道似”相当于“如同”。严陵,是东汉末年的隐士严光(字子陵),他曾经隐居在浙江桐庐县富春山中,后人称桐庐为严陵。七里滩,是严陵附近的一个地方。
石浅沙平流水寒,水边斜插一渔竿。
江南客见生乡思,道似严陵七里滩。
注释:
新小滩:指江中小滩。
石浅沙平流水寒:石头不深,沙滩平坦,江水清澈而寒冷。
水边斜插一渔竿:水边,指的是江边。渔竿,是指钓鱼用的竹竿。
江南客见生乡思,道似严陵七里滩:江南的游子看见家乡的景象,就会产生思念之情,这里的“道似”相当于“如同”。严陵,是东汉末年的隐士严光(字子陵),他曾经隐居在浙江桐庐县富春山中,后人称桐庐为严陵。七里滩,是严陵附近的一个地方。
天涯知有鸟窠名出自《鸟窠和尚赞》,天涯知有鸟窠名的作者是:白居易。 天涯知有鸟窠名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风格是:诗。 天涯知有鸟窠名的释义是:天涯海角都知晓有鸟窠这个地名。 天涯知有鸟窠名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风格是:诗。 天涯知有鸟窠名的拼音读音是:tiān yá zhī yǒu niǎo kē míng。 天涯知有鸟窠名是《鸟窠和尚赞》的第4句。 天涯知有鸟窠名的上半句是:
曾结草庵倚碧树出自《鸟窠和尚赞》,曾结草庵倚碧树的作者是:白居易。 曾结草庵倚碧树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风格是:诗。 曾结草庵倚碧树的释义是:曾结草庵倚碧树:曾经搭建草屋,靠着绿树而居。 曾结草庵倚碧树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风格是:诗。 曾结草庵倚碧树的拼音读音是:céng jié cǎo ān yǐ bì shù。 曾结草庵倚碧树是《鸟窠和尚赞》的第3句。 曾结草庵倚碧树的上半句是
一纳麻衣称道情出自《鸟窠和尚赞》,一纳麻衣称道情的作者是:白居易。 一纳麻衣称道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风格是:诗。 一纳麻衣称道情的释义是:一纳麻衣称道情:意为和尚穿上简单的麻衣,自称是追求道情的人。这里的“麻衣”指的是简朴的麻布衣服,常用来象征清贫的生活和出家人的朴素;“道情”则是指对佛教或道家等宗教教义的追求和修行。整句表达了诗人对和尚生活方式的赞赏,认为他虽衣着简朴,却一心向道
形羸骨瘦久修行出自《鸟窠和尚赞》,形羸骨瘦久修行的作者是:白居易。 形羸骨瘦久修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风格是:诗。 形羸骨瘦久修行的释义是:形羸骨瘦久修行:形容和尚修行时间久远,形体消瘦,骨瘦如柴。 形羸骨瘦久修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风格是:诗。 形羸骨瘦久修行的拼音读音是:xíng léi gǔ shòu jiǔ xiū xíng。 形羸骨瘦久修行是《鸟窠和尚赞》的第1句。
吁嗟乎驺虞出自《驺虞画赞》,吁嗟乎驺虞的作者是:白居易。 吁嗟乎驺虞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风格是:诗。 吁嗟乎驺虞的释义是:“吁嗟乎驺虞”中的“吁嗟乎”是感叹词,表示惊叹或赞叹的情感,而“驺虞”指的是传说中的吉祥之兽,通常用来象征美好或仁慈。因此,整句的意思是对驺虞表示赞叹和钦佩之情。 吁嗟乎驺虞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风格是:诗。 吁嗟乎驺虞的拼音读音是:xū jiē hū zōu yú。
后不见来者出自《驺虞画赞》,后不见来者的作者是:白居易。 后不见来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风格是:诗。 后不见来者的释义是:后不见来者:指身后没有继承者或追随者。 后不见来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风格是:诗。 后不见来者的拼音读音是:hòu bù jiàn lái zhě。 后不见来者是《驺虞画赞》的第20句。 后不见来者的上半句是:前不见往者。 后不见来者的下半句是:吁嗟乎驺虞。
前不见往者出自《驺虞画赞》,前不见往者的作者是:白居易。 前不见往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风格是:诗。 前不见往者的释义是:前不见往者:指前面看不到过去的人或事,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遥远。 前不见往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风格是:诗。 前不见往者的拼音读音是:qián bù jiàn wǎng zhě。 前不见往者是《驺虞画赞》的第19句。 前不见往者的上半句是:已矣夫。
已矣夫出自《驺虞画赞》,已矣夫的作者是:白居易。 已矣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风格是:诗。 已矣夫的释义是:已经结束了。 已矣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风格是:诗。 已矣夫的拼音读音是:yǐ yǐ fū。 已矣夫是《驺虞画赞》的第18句。 已矣夫的上半句是: 已矣夫。 已矣夫的下半句是:前不见往者。 已矣夫的全句是:已矣夫,已矣夫,前不见往者,后不见来者,吁嗟乎驺虞。 已矣夫,已矣夫
已矣夫出自《驺虞画赞》,已矣夫的作者是:白居易。 已矣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风格是:诗。 已矣夫的释义是:已矣夫:表示感叹,相当于“唉”或“啊”,用于表达遗憾、惋惜或感叹的情绪。 已矣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风格是:诗。 已矣夫的拼音读音是:yǐ yǐ fū。 已矣夫是《驺虞画赞》的第17句。 已矣夫的上半句是:孰知之乎。 已矣夫的下半句是:已矣夫。 已矣夫的全句是:已矣夫,已矣夫
孰知之乎出自《驺虞画赞》,孰知之乎的作者是:白居易。 孰知之乎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风格是:诗。 孰知之乎的释义是:“孰知之乎”意为“谁知道呢?”或“谁又能知道呢?”表达了一种疑问或反问的语气。 孰知之乎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风格是:诗。 孰知之乎的拼音读音是:shú zhī zhī hū。 孰知之乎是《驺虞画赞》的第16句。 孰知之乎的上半句是: 是耶非耶。 孰知之乎的下半句是: 已矣夫。
注释:我在石亭中闲坐,炉火已经燃尽,酒又喝完了。你为何要留下我?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主人在寒亭中留客的场景。从诗的开头“今朝闲坐石亭中,炉火销残尊又空”可以看出,主人刚刚在石亭中休息过,但是因为时间过得很快,所以他已经没有力气再饮酒了。接着,诗人用“冷落若为留客住,冰池霜竹雪髯翁”来表达他对客人的热情和对主人的不满。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如果你真的想要在这里留下,那就得忍受严寒和孤独
【注释】 南侍御:唐代诗人李白的号。李白曾作《清平调词》以赠杨贵妃,其中“云想衣裳花想容”一句被传为唐玄宗赐杨贵妃的金玉之物。石:指青苔石。磷磷:形容泉水流动的声音。琴:琴瑟之音,指泉水声。万金:指价值连城的宝物。 【赏析】: 本诗是诗人李白应南侍御所赠的青苔石而写的一首绝句。首二句赞美石头的美丽;三、四句写青苔石的价值。全诗语言朴实,意境高远,富有哲理意味
【注释】 寓兴:寄情、寄托情思。 水浅鱼稀,白鹭饥:水浅,鱼少,白鹭饥,是说池中水浅,鱼儿很少,白鹭又饿,作者看到这种情形,便产生了一种寄情之情。劳心瞪目待鱼时:劳心,忧心忡忡;瞪目,目光呆滞的样子;待鱼时,等待鱼儿到来的时候。 外容闲暇中心苦:外表看起来闲逸,内心却十分苦恼。 似是而非谁得知:好像是对的却又不对,是谁了解? 【赏析】 “水浅鱼稀白鹭饥,劳心瞪目待鱼时”,前两句描写池中之景
【注释】 卯饮:指在早晨饮酒。卯,古代把鸡鸣时作为一天的开始。 短屏风掩卧床头,乌帽青毡白氎裘。 短屏风:指小屏风,用以隔断。床上,指室内。 乌帽:即黑色的帽子。 青毡:即青毛布制成的毡子。 白氎(kù):即白色的粗布,这里泛指粗布衣服。 衣裘:指衣服。裘,皮衣。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诗人闲适生活的诗。全诗写诗人在酒醉后的闲适心情和安逸生活,语言通俗,意境清新,风格质朴自然。 开头两句
【注释】 杨六尚书:指杨凝式。杨凝式曾任右仆射、太子太师等职,是五代时期的大书法家。 太湖石:一种产于太湖的奇形怪状的石头。 洛下:洛阳,即今河南洛阳市。在唐代,洛阳为东都,故称“洛下”。 玉山:这里指晋代王羲之的《兰亭序》。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与友人杨凝式的友情及酬赠之意。 首句“借君片石意何如”,诗人把朋友所赠的太湖石比作王羲之的《兰亭序》,认为其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都超过了王羲之
【注释】 滩声:即滩水声。滩,指河流中急流险滩的地方。 碧玉:形容河水清澈。班班:分明的样子。沙历历:指沙滩上的痕迹。 清流决决:指清澈的水流声。泠泠:清脆悦耳的声音。 自从:从……以来。造得:创作出。 玉管:形容琴的弦像玉石一样清脆。朱弦:红色丝弦,这里借指音乐。要听:想要去欣赏。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诗人在滩边所听到的水声响。首句“碧玉班班沙历历”,写滩边的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