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洒伊嵩下,优游黄绮间。
未曾一日闷,已得六年闲。
鱼鸟为徒侣,烟霞是往还。
伴僧禅闭目,迎客笑开颜。
兴发宵游寺,慵时昼掩关。
夜来风月好,悔不宿香山。
注释:
萧洒伊嵩下,优游黄绮间。
未曾一日闷,已得六年闲。
鱼鸟为徒侣,烟霞是往还。
伴僧禅闭目,迎客笑开颜。
兴发宵游寺,慵时昼掩关。
夜来风月好,悔不宿香山。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自己的隐居生活为主题,描述了他在伊嵩山下、黄绮间优游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世俗生活的不同,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无奈。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他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首联“萧洒伊嵩下,优游黄绮间。”描绘了诗人在伊嵩山下、黄绮间的悠闲生活。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生活的不满。
颔联“未曾一日闷,已得六年闲。”则是诗人对自己隐逸生活的肯定。诗人表示,自从隐居以来,他从未感到过一天的沉闷,而已经享受了六年的悠闲时光。
颈联“鱼鸟为徒侣,烟霞是往还。”进一步描述了诗人与自然景物的亲密关系。诗人将自己比作鱼鸟,与自然景物为伴;同时,他也将自己的隐居生活比作与自然的往来。
尾联“伴僧禅闭目,迎客笑开颜。”则是诗人对自己生活方式的肯定。诗人表示,他喜欢这种与僧众相伴、禅坐闭目的生活方式,也喜欢迎接客人、笑容满面的生活态度。
诗中没有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满足。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身生活环境的描述,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