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泪别乡里,飘飖将远行。
茫茫绿野中,春尽孤客情。
驱马上丘陇,高低路不平。
风吹棠梨花,啼鸟时一声。
古墓何代人,不知姓与名。
化作路傍土,年年春草生。
感彼忽自悟,今我何营营。

掩泪别乡里,飘飖将远行。

茫茫绿野中,春尽孤客情。

驱马上丘陇,高低路不平。

风吹棠梨花,啼鸟时一声。

古墓何代人,不知姓与名。

化作路傍土,年年春草生。

感彼忽自悟,今我何营营。

注释:

  1. 掩泪别乡里:掩住眼泪,告别家乡。
  2. 飘飖将远行:形容自己即将离开的孤独和无奈。
  3. 茫茫:广阔无垠,形容视野开阔但内心迷茫。
  4. 春尽:春天结束。
  5. 孤客情:独自漂泊的客人之情。
  6. 丘陇:坟墓,这里指墓地。
  7. 高低路不平:形容道路高低起伏,不平坦。
  8. 风吹棠梨花:风中摇曳着棠梨花。
  9. 何代人:谁的人?
  10. 化为路傍土:如同路边的泥土一般默默无闻。
  11. 年年春草生:每年春天,新长出的草都如此生长。
  12. 忽自悟:突然有所觉悟或领悟。
  13. 今我何营营:现在的我为什么忙碌不安?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作者离别家乡、孤独远行的诗歌。诗人在告别家乡的时候,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既有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也有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他站在广阔的田野中,看着春天已经过去,心中不禁感到一种孤独和无助。

诗人骑着马,走向了墓地。这里的“丘陇”和“路不平”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对未来的担忧。风吹过棠梨花时,鸟儿的鸣叫似乎在提醒着他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诗人不禁感叹,即使是古人也难以逃脱这样的宿命。

诗人并没有因此而陷入绝望,而是有一种突然的顿悟和感悟。他意识到,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人们都无法避免这种孤独和无助的命运。他将自己的感慨化为路边的泥土,默默地承受着岁月的痕迹。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成长。它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