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

何乃贪荣者,斯言如不闻。

可怜八九十,齿堕双眸昏。

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

挂冠顾翠緌,悬车惜朱轮。

金章腰不胜,伛偻入君门。

谁不爱富贵,谁不恋君恩。

年高须告老,名遂合退身。

少时共嗤诮,晚岁多因循。

贤哉汉二疏,彼独是何人。

寂莫东门路,无人继去尘。

这首诗是杜甫的《秦中吟·其五:不致仕》的一部分,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厌倦。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70岁才退休,这是礼法上的规定。
为什么那些贪恋荣华富贵的人,这些话就像没听见一样?
可悲的是那些80、90岁的老人,牙齿已经掉光,眼睛也看不清楚东西了。
早晨的露水都为了名利而贪图,傍晚时太阳已经落山了还要为子孙担心。
摘下官帽看看自己的冠带,想到自己年老体衰就舍不得让位。
谁不希望腰缠万贯,谁不珍惜这个身份呢?
年纪大了就应该向朝廷告退,功名成就之后就应该退出仕途。
小时候我们曾经嘲笑过他,但到了晚年却常常因循守旧,不敢改变。
只有汉文帝和疏广两位贤明之人,他们才是真正的人。
寂寞地走在东门的路上,没有人能够继承他的足迹继续前行,远离尘世的纷扰。

赏析:
此诗反映了杜甫晚年对官场的失望和不满。诗中描绘了不同年龄段人的遭遇,从年轻时的雄心勃勃到年老后的痛苦无奈,再到对真正贤者的怀念与敬仰。通过对“朝露”和“夕阳”的比喻,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化。最后一句“寂莫东门路,无人继去尘”更是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过往的无限感慨。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揭示了官场生活的无常和人心的冷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