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岭峻棱棱,细泉流亹亹。

势分合不得,东西随所委。

悠悠草蔓底,溅溅石罅里。

分流来几年,昼夜两如此。

朝宗远不及,去海三千里。

浸润小无功,山苗长旱死。

萦纡用无所,奔迫流不已。

唯作呜咽声,夜入行人耳。

有源殊不竭,无坎终难止。

同出而异流,君看何所似。

有似骨肉亲,派别从兹始。

又似势利交,波澜相背起。

所以赠君诗,将君何所比。

不比山上泉,比君井中水。

诗句解释:

  1. 高岭峻棱棱,细泉流亹亹。这句诗描绘了高耸的山岭和流淌的泉水。”峻棱棱”形容山的险峻,”细泉流亹亹”描述泉水细小但持续不断地流动。
  2. 势分合不得,东西随所委。这里的“势”指水流的流向,”合不得”表示水流不能统一方向,而”东西随所委”暗示水流的方向由地形决定。
  3. 悠悠草蔓底,溅溅石罅里。这两句描述了流水在草丛和石头缝隙中的情景,”悠悠”和”溅溅”都是对水流声音的描述。
  4. 分流来几年,昼夜两如此。这里指的是河水从一个地方流经多年,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在不停地流动。
  5. 朝宗远不及,去海三千里。”朝宗”意味着朝拜或者汇聚,这里指河水向大海奔流;”远不及”表明距离太远,”去海三千里”则具体指出了距离。
  6. 浸润小无功,山苗长旱死。这句话表达了山间水源的重要性,即使是微小的贡献也足以滋润植物,使它们茁壮成长;但是过度的降水会导致山间植被干旱甚至死亡。
  7. 萦纡用无所,奔迫流不已。在这里,“萦纡”和“奔迫”都是形容水流的动感,“用无所”可能是指水流在山间曲折回旋无法停歇;“奔迫流不已”强调了水流的连续性和动力。
  8. 唯作呜咽声,夜入行人耳。这句话描写了夜间水流的声音,”呜咽声”形象地描述了水声的低沉、连续且略带哀愁。
  9. 有源殊不竭,无坎终难止。这句话表达了水流源源不断的特性,即使没有障碍也不会停止。
  10. 同出而异流,君看何所似。通过比较水流的共同源头与不同的流向,诗人试图比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事物之间相似性的本质。
  11. 有似骨肉亲,派别从兹始。这里将水流比作亲情一般的存在,暗示了水流的起源是相同的,不同的地方只是开始出现了差异。
  12. 又似势利交,波澜相背起。这里用水流和人世间的权谋关系类比,水流因地形而形成不同的流向,类似于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导致的关系变化。
  13. 所以赠君诗,将君何所比。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对对方(可能是指一位友人或同事)的敬意和感谢,用水流来比喻对方的品质和能力。
  14. 不比山上泉,比君井中水。最后一句以水流为喻,说明虽然泉水来自高山,但与井中的水相比,它更能够滋养大地,更能反映出泉水对大自然的贡献。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水流的观察和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水流的形态、特性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诗人借助水的自然现象,表达了对自然界规律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人际关系中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深入思考。整体上,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