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松高百寻,四时寒森森。
临风有清韵,向日无曲阴。
如何时俗人,但赏桃李林。
岂不知坚贞,芳馨诱其心。
能生学为文,气高功亦深。
手中一百篇,句句披沙金。
苦节二十年,无人振陆沈。
今我尚贫贱,徒为尔知音。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商隐,他的诗多写爱情婚姻、抒发身世感慨、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具有强烈的批判色彩。
诗句释义及注释:
- 涧松高百寻 - 描述的是松树高达百丈的情景。
- 四时寒森森 - 形容四季中松树始终保持着寒冷和孤独的状态。
- 临风有清韵 - 比喻松树面对狂风仍能保持其清新的韵味,不随波逐流。
- 向日无曲阴 - 指在阳光照耀下,松树没有阴影,显得更加高洁。
- 如何时俗人 - 感叹世上的人往往只看重表象,而不理解松树的内在品质。
- 但赏桃李林 - 桃李代表的是世俗之乐,人们常常追求这些短暂的快乐。
- 岂不知坚贞 - 松树尽管外表孤高冷峻,但它的内心是坚定而不失柔韧的。
- 芳馨诱其心 - 即使外界环境不佳(如寒风),松树依然散发着芳香,吸引人们的注意。
- 能生学为文 - 松树能够生长并且结出果实,象征人的才能应当发挥出来,成为有用的人才。
- 气高功亦深 - 表示人应拥有高尚的气节和深厚的功夫。
- 手中一百篇 - 暗示作者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同松树结出的果实一样丰富。
- 句句披沙金 - 每一个字都像金子一样珍贵,每一篇文章都值得细细品味。
- 苦节二十年 - 描述了作者坚守自己的节操,不随波逐流,度过了二十年的艰苦岁月。
- 无人振陆沈 - 表明作者的努力没有得到认可,无人赏识。
- 今我尚贫贱 - 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仍保持着内心的坚韧和清高。
- 徒为尔知音 - 虽然自己处于贫困之中,但仍然感激那些理解自己内心世界的人。
译文:
涧边的松树高耸入云,四季严寒却依然挺拔;风来时它有着清新的声音,阳光下它却没有阴影;世俗之人只看到它的外在,却不知道它的内里是多么坚贞;它散发出的香气吸引着人们的心灵,使人们不禁为之倾倒;它能生长并结出甜美的果实,象征着人的才能应当得到充分发挥;它的每一个字都是宝贵的珍珠,每一篇文章都像金色的宝藏一样;我坚守了二十多年的清高节操,却无人能理解和欣赏;如今我仍然贫穷且地位低下,但我还是感激那些真正理解我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松树的不同状态,以及人们在其面前的不同态度,深刻地展现了诗人对坚韧不拔、清高独立的人格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批评和不满,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