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为旅客,常有饥寒愁。
三年作谏官,复多尸素羞。
有酒不暇饮,有山不得游。
岂无平生志,拘牵不自由。
一朝归渭上,泛如不系舟。
置心世事外,无喜亦无忧。
终日一蔬食,终年一布裘。
寒来弥懒放,数日一梳头。
朝睡足始起,夜酌醉即休。
人心不过适,适外复何求。
【注释】
适意二首:即《适意》。适意,指心情适意、满足。适,通“适”,安适、舒适的意思。十年为旅客,常有饥寒愁:十年来,我作为一个旅人,经常感到饥寒交迫,忧愁满怀。十年为旅客,十年中,作者作为客居异乡的游子,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常有饥寒愁,常有饥饿和寒冷,还有忧愁。
三年作谏官,复多尸素羞:我三年任谏官,又多次因言行不合而被贬。这两句诗表明作者在政治道路上的坎坷遭遇:他既曾担任过谏官,也曾多次因为言行不当而被免职。
有酒不暇饮,有山不得游:虽然有酒喝,却没有时间去品尝;虽然有山观赏,但又不能去游玩。
岂无平生志,拘牵不自由:难道我没有平生的理想和抱负吗?只是被各种束缚所限制而无法实现自由。
一朝归渭上,泛如不系舟:一旦回到家里,心境就像那没有系泊的船一样自由自在。渭水,指渭河。泛如,形容像在水面上漂浮的小船那样轻松自如。不系舟,比喻心境自由自在。
置心世事外,无喜亦无忧:我置办的心情于世事之外,既不欢喜也不忧虑。
终日一蔬食,终年一布裘:整日吃的是粗茶淡饭,一年到头穿着一件布衣。蔬食,指粗茶淡饭。
寒来弥懒放,数日一梳头:天冷了更加懒散,几天才洗一次头发。弥,更加。
朝睡足始起,夜酌醉即休:早上睡饱了才能起床,晚上喝醉后便躺下休息。
人心不过适,适外复何求:人的心只要能够适意就可以了,如果再向外追求,还有什么可求的呢?人心不过适,人的心胸只要能够适意就可以了,如果再向外追求,那么还有什么可求的呢?
【赏析】
此组诗共有十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这首诗反映了诗人一生仕途的坎坷,以及在官场上的失意和无奈。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心境变化,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对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诗人以“十年为旅客,常有饥寒愁”开篇,表达了自己在官场上度过的艰难岁月。十年来,诗人一直作为一个旅人,过着飘零不定的生活。他经常感到饥寒交迫,心中充满了忧愁。这里的“十年”、“饥寒”和“愁”,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官场上的困境与辛酸。
诗人用“三年作谏官,复多尸素羞”来表达自己在谏官任上的失意和无奈。三年来,尽管他曾担任过谏官,但由于种种原因,却屡遭贬谪。这里,诗人用“尸素羞”来形容自己的行为和态度,表达了他对这种境遇的无奈。
诗人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理想与追求。相反,他在“有酒不暇饮,有山不得游”中流露出对自然的向往。尽管生活中有着种种困难和挫折,但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人并未因此而得到解脱。相反,他在“有酒不暇饮,有山不得游”中透露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在这里,诗人用“有酒”和“有山”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空虚和寂寞。这种情感深深触动了读者的心弦。
诗人以“一朝归渭上,泛如不系舟”收尾,表达了自己回归故土的喜悦与自由。这里的“一日”象征着短暂的时光和生命的无常。诗人通过“归渭上”和“泛如不系舟”的形象描绘,传达出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反思和告别。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生活经历的回顾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对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自由的渴望。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广泛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