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眠未起,屋头闻早莺。
忽如上林晓,万年枝上鸣。
忆为近臣时,秉笔直承明。
春深视草暇,旦暮闻此声。
今闻在何处,寂莫浔阳城。
鸟声信如一,分别在人情。
不作天涯意,岂殊禁中听。

【注释】

闻早莺:听到早晨的鸟鸣。

日出眠未起,屋头闻早莺:太阳出来了,我还躺在床上没有起床,就听到了鸟儿清脆悦耳的鸣叫。

忽如上林晓:忽然好像到了宫廷禁苑里一样。

万年枝上鸣:在万年树上鸣叫。

忆为近臣时,秉笔直承明:想起做大臣的时候。秉笔是拿着笔,直指是指正直、不弯曲,承明是接受皇帝的恩泽。

春深视草暇,旦暮闻此声。

今闻在何处,寂莫浔阳城:春天来临了,我空闲无事,看草也看累了,早晚都能听到这种声音。如今在哪里呢?寂静的浔阳城中没有这种鸟鸣声。

鸟声信如一,分别在人情:鸟儿的声音真是一样呀,它们虽然分别在人间和宫廷,但它们发出的声音是一样的。

不作天涯意,岂殊禁中听:既然鸟儿的声音都是一样的,那么它就不会想到远方去,它哪里会想到在宫中听到它的声音呢?

【赏析】

《闻早莺》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诗中的“早莺”指的是黄莺。李白在这首诗中写道:“日出眠未起,屋头闻早莺。忽如上林晓,万年枝上鸣。”他描绘了一个生动的景象:当太阳刚刚升起,他还在床上酣睡,就听见屋头上树枝上黄莺的叫声。突然之间,仿佛已经到了宫苑之中,黄莺在万年树之上鸣叫。

“忆为近臣时,秉笔直承明。春深视草暇,旦暮闻此声。”李白回想起自己作为朝廷近臣时的情景,那时他总是手握笔杆,面对皇帝,忠诚而正直地接受着皇帝的恩泽和命令。春天到来的时候,他闲暇无事,看到草儿都长满了,却总是能听到黄莺在晨风中欢快地歌唱。

“今闻在何处,寂莫浔阳城。”如今黄莺在哪里呢?它已经离开了皇宫,飞到了浔阳城的上空。这里,诗人用“寂莫”一词,形象地表达了黄莺离开后留下的空寂感和遗憾感。

“鸟声信如一,分别在人情。不作天涯意,岂殊禁中听。”诗人感叹,无论鸟儿飞到哪里,它们发出的歌声始终是相同的。然而,即使它们已经飞离了皇宫,但在宫中听到它们的声音,与在其他地方听到它们的歌声相比,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鸟儿们也不会想到要去到远方的地方生活,它们只会在宫廷中继续歌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