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马二林寺,翛然进轻策。
朝为公府吏,暮作灵山客。
二月匡庐北,冰雪始消释。
阳丛抽茗芽,阴窦泄泉脉。
熙熙风土暖,蔼蔼云岚积。
散作万壑春,凝为一气碧。
身闲易飘泊,官散无牵迫。
缅彼十八人,古今同此适。
是年淮寇起,处处兴兵革。
智士劳思谋,戎臣苦征役。
独有不才者,山中弄泉石。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下马二林寺,翛然进轻策。
  • 注释:在二林寺下马后,我轻松地踏上了轻便的步伐。
  • 译文:在二林寺下马之后,我轻松地踏上了轻盈的步子。
  • 赏析:此句描绘了诗人下马后轻松自在的状态,展现了他的从容不迫和内心的愉悦。
  1. 朝为公府吏,暮作灵山客。
  • 注释:早上我在官府当差,晚上则成为山上的客人。
  • 译文:早晨我在官府当差,夜晚便成为山林中的朋友。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从公职生活中抽身而出,转而追求自然生活的转变。
  1. 二月匡庐北,冰雪始消释。
  • 注释:到了二月,庐山以北的冰雪开始融化消失。
  • 译文:到了二月,庐山以北的冰雪开始消融消散。
  • 赏析:这句描绘了春天来临,自然界万物更新的景象。
  1. 阳丛抽茗芽,阴窦泄泉脉。
  • 注释:阳光照耀的地方,冒出了嫩绿的茶芽;阴冷的地方,泉水的流动也清晰可见。
  • 译文:阳光照耀的地方,冒出了嫩绿的茶芽;阴暗潮湿的地方,泉水的流动也清晰可见。
  • 赏析: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春天自然界的生机勃勃。
  1. 熙熙风土暖,蔼蔼云岚积。
  • 注释:温暖的气候让人感到愉悦,云气缭绕,云雾聚集。
  • 译文:温暖的气候使人感到愉快,云雾缭绕,云雾聚积。
  • 赏析:这两句描述了春天的气候特征,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1. 散作万壑春,凝为一气碧。
  • 注释:春天的气息弥漫在万壑之中,凝聚成一片翠绿。
  • 译文:春天的气息遍布每一个山谷,最终凝结成一片清澈的绿色。
  • 赏析: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春天景色的美丽和生机。
  1. 身闲易飘泊,官散无牵迫。
  • 注释:由于闲暇无事,容易四处漂泊;官职没了束缚,没有压力。
  • 译文:因为空闲,所以容易四处漂泊;因为没有官职,所以没有压力。
  • 赏析:这句反映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由的追求。
  1. 缅彼十八人,古今同此适。
  • 注释:我思念那些曾经生活在这里的古人,他们与我们一样享受这种生活。
  • 译文:我怀念那些曾经在这里度过一生的古人,他们与我们一样享受这种生活。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人的怀念以及他们生活方式的赞赏。
  1. 是年淮寇起,处处兴兵革。
  • 注释:这一年淮河流域的贼寇兴起,到处都在进行军事斗争。
  • 译文:这一年淮河流域的贼寇兴起,到处都在进行军事斗争。
  • 赏析:这句反映了时局动荡不安的现实,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1. 智士劳思谋,戎臣苦征役。
  • 注释:智者忙于思考谋略,战士辛勤操练,出征在外,饱受辛劳。
  • 译文:智者忙于谋划策略,战士们辛苦操练,而出征在外的士兵们也承受着艰辛。
  • 赏析:这两句反映了战争时期人们的辛勤付出和牺牲精神。
  1. 独有不才者,山中弄泉石。
  • 注释:只有那些不擅长世俗事务的人,才会选择在山中欣赏泉石之美。
  • 译文:只有那些不擅长世俗事务的人,才会选择在山中欣赏泉石之美。
  • 赏析:这句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