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初别夜,去住两盘桓。
行子孤灯店,居人明月轩。
平生共贫苦,未必日成欢。
及此暂为别,怀抱已忧烦。
况是庭叶尽,复思山路寒。
如何为不念,马瘦衣裳单。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如果诗歌中有景物描写,要特别注意景物的特点及在诗中营造的氛围;诗歌的情感通常与景物特征紧密相连,一般可以从景物本身或景物与抒情结合的角度展开联想分析作答。

“悄悄初别夜,去住两盘桓。”这两句写别离之始,诗人没有直接抒发离别之情,而是先写“初别”之时。一个“悄”字,将离别时的沉默无声渲染得淋漓尽致。“初别”二字点明时间,是深夜时分。而“去住”二字表明了作者此时的心情矛盾:既想离去,又不忍离开。“两盘桓”即徘徊不前,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犹豫不决,也表达了他对于分别的不舍之情。

“行子孤灯店,居人明月轩。”这两句写别后情景,以“行子”“居人”为线索来写,从行者到旅店,到居者到轩窗,动静相宜,情味盎然。“孤灯店”,点出旅人孤独无依,“居人”“明月轩”则烘托出别后居人的寂寞难耐,更反衬出行人的思乡之情。

“平生共贫苦,未必日成欢。”这两句写两人的交情。“贫苦”二字直抒胸臆,表现了两人共同生活经历中的艰辛困苦,“未必日成欢”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艰难生活的无奈和辛酸。

“及此暂为别,怀抱已忧烦。”这两句写诗人此刻的心境。“至此”,指此刻。“及此”,犹言至此,表示转折。“暂为别”指暂时离别,表现出诗人此刻的心情。“忧烦”,愁绪缠绕。

“况是庭叶尽,复思山路寒。”这两句写诗人此时的处境。“庭叶尽”指秋末冬初,树叶都落尽了,草木凋零的景象。“复思山路寒”,既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处境,也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心境。诗人身处逆境,却仍怀有雄心壮志。

“如何为不念,马瘦衣裳单。”这两句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不念”意为不想,“马瘦衣裳单”意谓马匹瘦弱衣衫薄弱,形容处境困窘,无法自给,只能依靠朋友接济。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友人时写的一首五言律诗。首句交代了离别的时间和地点。次句通过“去住”二字,表现了诗人此时心情的矛盾:既想去,又想留。“两盘桓”,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犹豫不决,也表达了他对于分别的不舍之情。第三句用两个“孤”字,突出了旅途的孤独。第四句以“居人”衬托自己的处境。最后两句写诗人此刻的心境和处境。“况是庭叶尽”,既是写景又是抒情,既点出了时间(秋末冬初),又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心境(悲凉)。“复思山路寒”,既写出了诗人的处境(困窘),又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心境(忧虑)。最后两句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不念”意为不想,“马瘦衣裳单”意谓马匹瘦弱衣衫薄弱,形容处境困窘,只能依靠朋友接济。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但感情真挚动人,构思新颖,不落俗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